收藏文章 

2011-10-27

低價售可樂 阿信屋遭封殺

  不足一天,一個名為「我相信可以召集20萬位反對超市壟斷的香港人」的Facebook群組就吸引超過1800人讚好。

 

  事緣始於一間以平價作為招徠的零食連鎖店759阿信屋,本來以$2.7賣一罐可樂,被太古可口可樂香港有限公司嫌賣得太低,在多番壓力下,把價格提升至$3.8,唯供應商仍不滿意加幅,老闆堅拒再加價,供應商就決定停止供應可樂。

 

  事實上,阿信屋多番受到零食供應商和飲品供應商打壓,要求老闆跟足「行規」,即定價不可低過兩大超市,不可以「頂爛市」。打壓的背後,老闆猜測是阿信屋對超市和便利店的生意構成威脅,他們再向供應商施壓。

 

  當阿信屋貼出停售可樂的告示後,網路上力撐聲聲音不斷,說立即去購物支持,更發起罷飲太古集團的所有飲品,並抵制兩大超市和便利店。

 

究竟細舖做錯甚麼?

 

  面對通脹,大家都總會想辦法去開源節流。當零食界的「行規」爆出來後,「eatcheap」感嘆道:「大家現在明白通脹的其中一個主因是甚麽了吧。是大集團市場壟斷然後價格控制,逼良同流合污。」自稱生意人的網友表示大集團聯手定價,再強迫細舖跟著加價已是常態,假如細舖老闆有資本玩,還可以繼續以平價作招徠,但最終,受害的是其他良心又沒資本的細舖。

 

  難怪網友們都感嘆著,眼見裕記倒閉,佳寶加價,家興復活,但特價只做兩天,細舖不是倒閉,就是被迫去加價,並沒有第三個選擇。「Sae Yuen Watcharin」認為這些店都是益街坊,有錯嗎?難道讓「Johnny Hau」講中了,是錯在令大型零售商賺少了?

 

香港是自由市場?

 

  面對今次事件,老闆發表「只係想益街坊,相信自由市場,咁都有錯?」的言論。隨即受到「annshum_安心」的回應:一句益街坊大晒?你玩低價,難以和其他賣家交待,更質疑自由市場的定義,而供應商有自由決定賣東西給阿信屋與否。

 

  自由市場,是香港其中一個核心價值。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買賣雙方都滿意的價格進行自由交換,亦沒有被第三方強制執行交易。」不少網友均質疑這件事反映了香港暗地裏已變成一個「非自由市場」,而是被大財團「自由地操控市場」,是壟斷,不容許。因此,「Switchonann」認為可樂今次算是有反競爭行為。

 

  政府不斷修訂但未獲通過的《公平競爭法》,能否保障到自由市場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潮爆網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