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3-05

4個日本311後的都市傳聞

  去年311,日本地震釀成世紀大災難後,網絡世界傳言滿天飛,這些傳聞不只顯示出對核災、地震的恐懼,更是對世界末日、失去生命的懼怕。傳言最可怕的地方是,即使不是身在日本,均是傳言中的「受害者」。

 

  今次就列出4個地震後,關於日本的傳聞,看看你又聽過多少,又會否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

 

1. 全城盲搶鹽

 

  當福島第一核電廠因地震造成有爐芯熔毀危險時,那邊廂日本經歷核災,這邊廂,兩岸三地的人聽到兩個關於鹽的傳言,分別是指海水已被日本輻射雨污染,同時污染輪港鹽的品質;以及因食鹽中含碘,服用後可抵抗輻射,內地的食鹽率先被搶購一空,搶風延至香港及澳門。當時,鹽價一度飊升10倍,當食鹽短缺時,更帶挈其他含碘的食品的銷量,如豉油、米等。

 

希特拉都買唔到鹽:

 

 

  有網友惡搞希特拉片段去講述「盲搶鹽」事件。

 

2. 台灣511末日預言

 

 

  當時,「避難住戶」以7至9萬台幣買斷避難屋,連同裝修和發電機等設備,要價至少16萬台幣。

 

  在日本地震發生後,台灣有位「王老師」根據易經,推算出2011年5月11日上午10時42分37秒,台灣會發生災難般的大地震。有民眾相信「王老師」之說,一口氣在台中或台南地區,以較平常貴2至3萬台幣,購買貨櫃屋來避難。

 

3. 朋友的朋友遊日本中招

 

  去年10月,中環白領族熱烈討論一個關於「朋友的朋友」的日本傳聞,傳聞朋友的朋友從東京回港後,發現輻射超標,立即感到身體不適,甚至說兩至三年不可受孕。今次傳聞使熱愛到日本旅遊的港人不敢出發。

 

4. 日本人也不吃311後出產的食物

 

  新聞不斷爆出日本進口的食物含有超標輻射,同時,傳聞一直注重食品安全的日本人,在災難過後,只購買地震發生前出產的食品。由於食品鮮有清楚列地出產地,只寫著「國產」兩字,人們難以分辨,使未受污染出產的食品亦乏人問津。

 

  不過,傳聞歸傳聞,有些傳聞已被專家或事實所擊破,有些傳聞則有待證實。我們還是要具有批判思考,去辨明傳聞的真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潮爆網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