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7-01-02

優秀的人都不喜歡「宅」!

  從事Digital的年輕人,如果你想優秀,出人頭地,一放工就應該出去玩,不應該躲在家做宅女宅男。

 

  為甚麼?在數碼領域,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討論:當今世界,溝通成本逐漸變低。即時通訊、電郵、視象會議已經如此發達,傳統的面對面辦公室是否還有其意義?Home Office都得啦。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是《禮記·學記》中的一句話。每一種環境,都有各自的屬性與功能。家,即私人空間。本就是休息的地方,不是用來工作或者學習的。躺在床上,不可能工作好。「互動」和「體驗」是傳統辦公模式的最大意義,也是在家裏的即時通訊所無法帶來的。

 

 

  一個人如果只顧食自己,而不與人交換經驗與見解,便容易陷入知識狹隘、視野局限的境地。人,是註定要與人產生連接的。家,始終是閉塞的、不流通的。身在外部環境的好處就是,你不得不即時與人交流。所以,一放工就應該去玩。 

 

  互聯網年代,我最明顯的一點感受是,盤踞在我周圍的優秀年輕人,總是生活在別處,當他們擁有優先掌握資訊的能力,實則就已經擁有了超越同齡人的可能。年輕時你可能認為差距還不會拉大,但是越長大,這種差距會越明顯。各地政策、東西文化、市場動向、行業資訊、全球動態,當你還在關心公司的是是非非時,優秀者已經把眼光投向更遠的地方,到處走,到處玩,在外工作與學習。

 

 

  《生活手帖》,那是一本在日本非常著名的雜誌,1948年就創辦了,幾十年來就像空氣一樣滲透進日本人的生活,輝煌時期單期就能賣100萬冊,然而進入新世紀之後,淪為了過氣雜誌,等摺。

 

 

  那一年,「全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松浦彌太郎,接下爛攤子,出任《生活手帖》總編。幾年間,他把一本師奶過氣雜誌捧成了殿堂級生活雜誌,而且員工都愛死了公司那幾條規矩:早上9點上班,下午5點半必須準時下班去玩,週末絕不可以加班;要安排時間陪孩子,做飯,和朋友看電影,去玩。

 

  總編松浦說:「如果你不懂得生活,你怎麼讓讀者懂得生活?」

 

 

  在松浦的世界中,所有細微的事物都會有其美感,都可玩,他一周買一次花、兩周剪一次頭髮、一年四次外遊,享受當季美食,在愈來愈快的生活節奏中,幾款小物件,隨手一擺,也可以讓自己宛爾一笑。松浦還鼓勵讀者去過自己的生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見親人朋友,玩味生活中細小的美好,編輯擺在第一位的就是生活,唯有悅己,文字才能悅人。

 

 

  今年3月,松浦辭去雜誌總編一職,加入日本最大食譜社群網Cookpad擔任企劃總監。7月成立料理主題網站《生活的基本》。即使過去毫無網頁相關工作經驗,還堅持自己用心做料理,選擇最佳光線、角度拍照片、視頻,上傳網路,他說做好每一個細節,也是玩呀。

 

 

  年輕人應養成了一個習慣:盡可能不在家工作。寧願去咖啡室、去圖書館、去大學自修室也不呆在家裏,能離家就離家,能滾多遠就滾多遠。有陌生人環繞在你的周圍,這將催生出你更多的興奮與緊張,亦有利於你的專注。Starbucks,Pacific Coffee這些地方,除你之外還有大量陌生人,他們都是學習者。「離家」「玩」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行為,而是一種提升自我的策略。

 

  愈優秀的人,對資源的佔有率越高,能把握更新鮮的資訊源,他們是一群站在資訊高地上的人。因為面對面的方式,更能確保人類積極地投入。

 

  談回松浦,他18歲時,本想高中輟學逃離日本,就可以擁有不一樣的生活,這傢伙竟然不會一句英文就逃到美國。去了才發現語言不通是個大問題,異國他鄉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玩倍感孤單,比在日本還要煎熬。一天獨自在三藩市街頭晃蕩,偶然發現一家舊書店,六七十年代的《Life》舊雜誌,具有歷史感的寫真集、藝術繪本、古書在燈下閃光,他像發現了新大陸,完全被吸引了,真沒白來。回國時,他帶回大量雜誌、寫真集,一頁頁撕開,按自己理解重新組裝,然後拿去賣二手書。

 

  沒有人會討厭屋企,但是相比於沒有挑戰性的「宅」下去,為什麼優秀的人更善於走出去玩?優秀的人更喜歡冒險與挑戰。會玩,視野就更開闊,資訊管道更豐富,社交網路就更發達。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改朝換代Digital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數碼營銷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