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6-09

提防夏日蚊出沒!使用蚊怕水有甚麼注意?成分天然都可能有副作用?蚊叮可以點止痕?

  近日天氣已經變得炎熱,大眾已急不及待換上短袖背心,但尤其在效外或公園等地方時,我們也須小心蚊叮。本港常見有約70種蚊,如常提到的白紋伊蚊、微小按蚊及三帶喙庫蚊等,當受這些雌性蚊子叮呅時,皮膚不但可以出現紅腫,身體更有可能感染登革熱、瘧疾或日本腦炎,所以防蚊實在刻不容緩。

 

  戶外除了可以穿著長袖淺色衣物外,驅蚊以使用蚊怕水為主,當中含避蚊胺(DEET)最為常見,因為驅蚊效果強,產品濃度越高一般維持時間亦較長。正常使用情況下對身體安全,但仍可引起皮膚刺激發紅等。而本港衛生防護中心亦不建議六個月大以下嬰兒使用,小孩使用的話亦應選用濃度較低的產品。另外,不含避蚊胺的蚊怕水、驅蚊貼及手帶等多以天然香油(如檸檬桉油、香茅油等),以其氣味驅蚊。成分雖然天然,但不代表沒有副作用,這些產品仍可以刺激皮膚,而且揮發性一般較避蚊胺高,所以維持效果時間也較短。

 

  室內驅蚊的話,蚊網蚊帳等仍屬不錯的有效安全方法。傳統蚊香於燃燒時所產生的煙也可對氣管敏感、幼兒及年長人士產生不良反應。使用電蚊香雖然没有煙,但使用時仍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化學物質積聚。

 

(圖片來源:Unsplash)

 

  即使使用各種驅蚊方法,蚊也有可能找上門來。當被蚊咬後可以用凍毛巾敷,搽含薄荷產品或以肥皂清洗紓緩痕癢。嚴重的話醫生可能會處方口服抗組織胺藥及類固醇藥膏止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限時獎賞】申請《串流版IQ》贏取高達$300獎賞► 立即申請

更多健康「膚」識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健康 #蚊叮 #皮膚痕癢 #紅腫 #白紋伊蚊 #微小按蚊 #三帶喙庫蚊 #防蚊方法 #蚊怕水 #蚊香 #驅蚊貼 #驅蚊手帶 #電蚊香 #皮膚科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雙幣交易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