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Text: Yoko CheungPhoto: Daren Cheng, iStock
【腸癌年輕化】常放屁是先兆?只攻擊中老年男性?50+可免費做大腸癌篩檢
及早檢查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一環,政府正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今年一月正式將計劃擴展至50至75歲人士,資助沒有大腸癌徵狀人士接受檢查,切除瘜肉預防病變成癌。
合資格人士:
-1944至1970年出生(年滿50至75歲)
-持香港身份證
-已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不包括有大腸癌症狀、有高風險因素或指定期限內曾進行大腸癌篩查或檢查人士)
由於早期的大腸癌或有出血現象,需進行大便隱血測試將肉眼看不到的血液檢驗出來;因此參加篩查計劃人士會先到合資格的基層醫療醫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在家採集大便樣本後,交回指定收集點。當大便隱血結果呈陽性,就會轉介至參與計劃的醫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找出出血原因和切除瘜肉。
政府會資助大便隱血測試的診症費用$280,約97%醫生不會收取額外費用;而結果呈陽性,需接受腸鏡檢查及切除瘜肉,政府會資助$8,500;若毋須切除瘜肉,可得$7,800資助;超過七成大腸鏡醫生不會收取額外費用。換言之,若兩部分都在沒有收取額外費用的診所接受篩查,整個篩查過程屬免費,詳情可到衛生署網頁了解基層醫生及大腸鏡醫生的收費。
現時大部分內窺鏡檢查都是一天內完成,病人切除瘜肉後,毋須留院就可離開。
若不符大腸癌篩查計劃資格,但察覺到大腸有異樣而希望接受檢查人士,都可到私家診所或醫院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以下為部分私家診所的大腸內窺鏡檢查計劃,坊間大部分計劃的基本收費不包括切除瘜肉,最終收費會根據切除瘜肉數量而作調整,進行檢查前記住了解清楚收費方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