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膝關節炎唔一定關年老事?經常拿重物、行樓梯都會誘發!預防退化記住6件事
行動不便是困擾長者的常見問題,除了一般的無法行動自如,嚴重的話還可能要坐輪椅或長期需要別人攙扶和照顧,不但大大影響個人生活質素,也對家人構成不少負擔。
膝關節為身體提供支撐和互動,容易因長年累月的郁動而磨損,大家應及早正視。
有骨科專科醫生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成因除了年紀增長外,過度操勞如常提重物或行樓梯、曾受創傷、曾受感染,也會損害膝關節,籲要趁早保護好膝關節,把磨損速度減到最低;倘若發現膝部出現問題,也應及早求醫。
隨著年齡增長,膝蓋裏的軟骨出現磨蝕,雖然年長的確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但卻不是唯一的原因。
經常行走樓梯,會增加膝關節退化風險。
骨科專科醫生劉俊傑表示,長期過度操勞、曾受創傷和感染或發炎,都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過度操勞指的是長期拿着重物或樓梯走得太多,以致膝關節過度受壓。其次,如果膝關節曾經受過創傷,也會令關節提早退化。而膝關節受到感染或曾經出現關節炎,也會對膝蓋的不同部分造成損害。
磨蝕嚴重 或變「O形腳」
患者倘延誤治療,或須局部或全部置換膝關節。
早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會出現膝蓋軟骨損蝕和關節液減少的情況;到了中、晚期,情況更將惡化,可能出現軟骨嚴重磨蝕以致下面骨頭外露的狀況,還可能遇到骨質增生,也就是俗語說的「生骨刺」。而如果出現一邊半月板比另一邊磨蝕得更為嚴重的情況,更會令雙腿變形,若向內變形,就會形成所謂的「O形腳」。
骨科專科醫生劉俊傑
劉俊傑醫生指出,醫治退化性膝關節炎主要有保守性治療和手術性治療兩種方法,要使用哪一種方法,取決於患者膝關節退化的程度而定。如果仍是早期的話,醫生一般會採用保守性治療,同時囑咐病人服用相關的補充劑及做物理治療。
病情到晚期 須動刀換膝
此外,患者也要修正日常生活習慣,例如減肥、減少過度操勞及經常深蹲等。如果患者情況已到中期,醫生或會進行微創手術。由於這種手術傷口很小,所以復元速度相對較快。
如果病情已到晚期,則無可避免需要進行劉醫生所說的「終極方案」,為膝關節進行局部或全部置換。
膝關節是人體下肢承受身體重量,同時提供支衡和互動的重要關節。我們之所以能夠站得穩,以致能走路、跑步及做各種運動,都必須依靠膝關節的穩定結構來完成。膝關節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老來生活質素不受影響,就要趁早保護好膝關節,把磨損速度減到最低。
轉載自: 晴報
香港社會風氣保守,繪麗奈出現或帶來改變?繪麗奈即將作客《男男女女‧嘉點情趣》,立即留言提問!► 立即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