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0-07-29

【防疫食療】抗疫鬱悶憂慮會削免疫力;粟米栗子蓮子湯健脾補腎,保健首選

  「陳醫師,貼了天灸貼一小時沒長水泡,是不是沒有效?」Judy說。

 

  「天灸藥泥是辛溫中藥,貼藥位置皮膚出現泛紅灼熱。另一常見反應就是起水泡。若貼藥時只感到溫暖,也都屬於正常反應。不用擔心。」我說。

 

  「那就好了。」Judy話锋一轉說︰「近日十分鬱悶,出街吃飯也不行,以往每年也會去旅行。」

 

  「感染新冠病毒,有人病情嚴重,有人倒沒病癥,為甚麼?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正氣充足,病邪就不容易侵犯人體。這裡的正氣,可以理解為抵抗力。中醫又認為『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情緒會影響身體的。憂思會削弱免疫力,抗疫了大半年,可是太緊張,也會影響抵抗力。」我說。

 

  「那如何是好。」Judy問。

 

  「大家都想放鬆,不是說放鬆就放鬆得了。就寢時間倒可控制,當有睡意時就上床睡覺,不要玩手機。睡得好,氣足,心情變得輕鬆,就不會那麼緊張,過於恐懼了。保健方向以健脾補腎為主。近日不少病人表示大便比較爛,這和濕有關。天氣炎熱,冷飲十分吸引,可是生冷食物傷脾生濕,這時可以吃粟米和黃豆。粟米性涼,味甘鹹;入腎、脾、胃經;有健脾和胃、補虛損、除煩止渴、通利小便的功用。黃豆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能寬中導滯、健脾利水、解毒消腫。生薑性微溫,味辛,歸肺、胃、肺經,主要作用為溫中。補腎安睡,可以選擇栗子和蓮子。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功效包括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蓮子性平,味甘、澀,入脾、腎、心經,能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這些都是近日保健湯水材料的首選。」我說。

 

  「好像很好喝。」Judy笑道。

 

  「笑就好了。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心情好,正氣才足,才能防禦疾病。」我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社會風氣保守,繪麗奈出現或帶來改變?繪麗奈即將作客《男男女女‧嘉點情趣》,立即留言提問!► 立即提問

更多食療新意思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識食 #食譜 #健康好煮意 #新冠肺炎 #疫情 #抵抗力 #正氣 #情緒 #防疫湯水 #食療 #中醫 #健康 #秋天湯水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連環爆雷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