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5-24

夏天出汗可養陽!常吃生冷,傷心傷脾胃!消暑「淮山節瓜瑤柱雞腳湯」,健脾袪濕兼生津

  「天氣真的太熱了。近來很多人病了,無論是covid或流感。」Jennifer說。

 

  「我們由冷氣地方到室外,一天來回多次,很容易病倒。再加上天氣炎熱,不少人喝冷飲,吃雪糕,情況更差。」我說。

 

  「覺得熱,想吃冰冷小吃不是常理嗎?」Jennifer問。

 

  「內經云︰汗為心之液。又云︰汗者精氣也,陽加於陰謂之汗。我們吃東西,通過脾、胃運化,分成有用的精微物質和糟粕,即垃圾。有用的物質會運到身體不同部分,垃圾則通過大便、小便和出汗而排出體外。

 

  說回出汗,天氣炎熱,我們覺得很熱,津液經過陽氣的蒸化,從汗孔排出,成了汗。心火健旺,則能把津液蒸騰外出。汗是陽氣外出,簡單來說,就是散熱。除了散熱,同時把體內垃圾和寒氣帶走。所以出汗是人體的一種生理現象,能夠調節體溫,又能排垃圾,又能潤澤皮膚。

 

  如果我們常吃生冷,首先受傷的是脾胃,其次就是心。脾虛則消化不良,不能有效運化水穀精微。心主火,一盤冷水把心火弄弱了,心陽不足,造成濕氣內盛。很多皮膚病的患者都是出汗少,甚至難以出汗的。」我說。

 

  「如果覺得很熱怎麼辦?」Jennifer問。

 

  「我們覺得熱,是因為身體的溫度和大自然有差距。如果我們喝了冷飲,體內的溫度和外面差距更大。喝冷飲只有數秒涼意,轉眼則覺熱氣蒸騰,好像一個燒紅了的鍋,頓加冰水,立即煙霧灕漫。

 

  喝暖水或室溫水,才令我們的體感和外界差距減少。出汗能養陽,心火發散到位、脾土能健運、肺金能潤降,腎水又足,肝木也能好好升發能量。身體才會好起來,這樣就不怕流感,就算病,也會快快痊癒。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吃些消暑食物。中醫十分重視吃時令食物養生。夏天正是吃瓜果的日子。天氣炎熱又潮濕,這時飲食着重消暑去濕。節瓜性平,味甘,能生津,止渴,解暑濕,健脾胃,通利大小便。粟米性平,味甘,入肝經、膽經、膀胱經,利尿退腫,利膽退黃,止血調中和胃。我們煲湯時可連粟米鬚一起煲,不要丟掉。粟米鬚性平,味甘、淡,入膀胱、肝、膽經,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可以連瑤柱一起煲,加強調中消食和補肝腎的功用。」我說。

 

  「謝謝你。」Jennifer說。

 

  「夏天是和陽氣玩遊戲的日子,好好把握!」我說。

 

下一頁即睇「淮山節瓜瑤柱粟米雞腳湯」點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財經‧生活app,一app在手,天下暢遊!► 立即下載

更多食療新意思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識食 #食譜 #健康好煮意 #保健 #消暑 #節瓜 #去濕 #出汗 #健康 #散熱 #湯水 #淮山節瓜瑤柱粟米雞腳湯 #養生之道 #夏天養生 #食療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雙幣交易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