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2-09-01

「一帶一路」的香港角色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為「一帶一路」,旨在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

 

  第一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於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有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代表出席,會議最終通過一份聯合公報。這五年來,中國已有140多個夥伴成員涵蓋全球三分之二的經濟體,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近年來,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貿易和投資水平不斷提升。

 

  去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創8年來新高。去年中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不斷上升,說明貿易投資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今年中國將進一步挖掘同沿線國家的貿易潛力,鼓勵進口更多優質商品。在這個背景下,香港所扮演的角色更呼之欲出。

 

  現時第七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於2022年8月31日—9月1日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行,匯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及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翹楚,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中國副總理韓正以視像形式發表開幕主旨演講,形容香港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積極參與者,發揮重要作用。

 

  韓正又提出對香港的希望,包括希望香港強化法律、航運及金融等專業服務,中央將支持香港維持普通法制度;又希望香港加強人文交流,中央會支持香港繼續吸引更多學生和學者來港留學和研究。同時希望香港深化與內地合作,更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iStock)

 

  香港位處中國大門,自然不能錯失「一帶一路」的機遇。現時頗多人談論的是香港引入PPP模式融入「一帶一路」的發展。所謂PPP模式,即公私營合作(英語: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縮寫:PPP),內地稱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台灣稱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又稱「公私協力」。這是由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提供公共建設的服務,在實現公共建設功能的同時,也為私營部門帶來利益。

 

  PPP模式不同於傳統由公共部門自食其力提供公共服務,而是讓私營部門分擔公共部門的初期投入,可以減少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成本,應對政府超載的困境,表面上有一舉兩得、一箭雙鵰的效用。

 

  但PPP模式的問題是,問責方面,在公私協力的過程,公私之間的角色界線極混淆,令最終誰負責任變得困難。另一問題是透明度不足,私營企業常以商業機密為由隱藏營運細節,令公眾監督變得困難。此外,私營企業首要考慮是有無利潤可圖,因而有時會與公共利益產生矛盾,以私害公。

 

  毫無疑問,香港在「一帶一路」的發展地處獨特優勢,既是人民幣的離岸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貨運港,一旦疫情過後海上通道貫通,香港的物流樞紐地位更無出其右。但天時地利不如人和,「人的因素第一」。香港一向是菁英匯聚之地,財務、法律、工管、建築及工程等,無一不能,但面對如今的移民潮,人才不斷流失,卻又如何是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再度培養人才,談何容易?除非特首李家超具有「點石成金」的能力,魔術棒一揮,回復香港昔日光輝。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一帶一路 #韓正 #公私營合作 #人才流失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