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5-14

爺嫲孫齊中招 23日零本地確診失守 專家:恐要收緊防疫

疫情加速雙方協作 公院部分放射治療 分流至4私院

 

  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公院系統壓力。但危中有機,為免病人「拖症」,醫管局7大聯網擴展公私營協作計劃,3月起與4間私院合作試行全新紓緩性放射治療計劃。負責醫生坦言,疫情下公私院合作阻力反更少,汲取經驗可為日後加強協作打好基礎。

 

  公院早前為集中抗疫暫停非緊急服務,醫管局癌症服務中央委員會主席鄭志堅指,2月中起已將原有的協作造影計劃擴展至全部合資格癌症病人,截至周日(10日)有逾3,500人受惠,較疫前每月約千人大增。他指,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造影有助判斷病情,過去因輪候需時,病人多在其他醫療機構自費檢查,「但疫情下大部人都不用自費」。

 

港怡、養和、浸會(圖)及聖德肋撒等4間私院為公院分流,提供紓緩性放射治療。

 

  局方3月起推出全新放射治療(紓緩性)計劃,出現骨或腦轉移癌症的病人,若病情穩定且有迫切需要,加上14日無外遊史,可到港怡、養和、浸會或聖德肋撒等4間私院進行治療。

 

受惠病人:公院價錢私院待遇

 

  病人家屬李小姐指,77歲母親因乳癌出現腦轉移致自理能力變差,不能說完整句子。按公院排期本在4月15日才能見醫生,幸獲轉介,4月7日已能見浸會主診醫生,並在4月14日至24日間完成10次放射治療。她指,因放射治療需時做模具和設計方案,若無轉介,母親恐要長期受苦,「過程中見了4次私院醫生,候診流程遠比公院快和舒適,但只需付公院價錢。」

 

鄭志堅表示,2項計劃都不會設受惠名額上限,只要是適合的病人,都會盡量轉介。

 

  鄭志堅醫生補充,計劃現有33人受惠,「提速」能讓病人趕及於確診後7至14日治療,變相減少痛苦。

 

  鄭指,疫前公院常「超標等28日」,疫情下更要等多1、2周,能轉介至私院「沒病人不願意」。惟因是試行計劃,故初期適用範圍較窄,且只挑選療程短的病人。但他笑言疫情下因「不能不做」,結果合作反更順暢。至於會否恒常化或擴展至其他癌症病人,要視乎疫情發展。

 

 

轉載自: 晴報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疫情 #本地感染 #隱形病人 #新冠肺炎 #袁國勇 #全面檢測 #防疫 #蝙蝠 #教育局 #復課 #私院 #分流 #公院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