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8-08

職場中人穿衣更要「衣Q」

  有一次在培訓工作中,接觸了一個學員,她說可否將四課的課程濃縮在一天內教?

 

  我回應說:「一天教四課的課程,我可以教,但會濃縮緊湊式。你可以接受嗎?」

 

  另一邊,也有學員問:「一天教四課的題材,很豐富啊,一天可以學懂嗎?分四次來上課是否好一點?」

 

  我回應說:「如果分成四次(天)來學的話,學費比現在高的,你可以接受嗎?」

 

  引用以上的對話體驗,想說凡事都是相對的,問題是「選擇」。四課的課程,視作為一個「商品」的話;如安排計劃(一)一天完成,是讓有需要的人選擇(各有原因,可能外地過來的,可能只可用一天時間來學的,都有可能);為省時省交通往來;是選擇者自己要有的衡量及選擇;如安排計劃(二)分四天完成,是因為有人選擇逐步來,有時間有條件這樣做,也是一個讓有需要的人的選擇;但花耗時間在商業角度上也是費用。所以,選擇計劃一或二,都是選擇,選擇不對的話,是選擇本身要考慮的問題。

 

 

 

  就等於穿上一件衣服,例如效果不對,衣不稱身……很多人一下子就說這件衣服怎樣不妥,那樣不好。其實「衣服」本身很「無辜」。它被放在衣架,本來給直線型的細碼人穿才對,但給一位曲線型中碼人挑選,穿了上身,橫看豎看都不對稱,這位朋友就說這樣不妥那樣不對,或說成衣服甚麼甚麼問題;其實,是穿衣者的選擇問題。

 

  試過有一次帶客人去買衣服,選了一件上身的襯衣,穿上身後套在褲內,之後前看後看都很不順眼,又說衣服的剪裁怪怪的。其實,有些衣服的設計本身的剪裁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像以上說的是直而帶寬的,本來就不應套入褲內穿的,勉強套了入去,自然有違原意,不協調,就看得不順眼。所以,其實是穿衣者的選擇問題。

 

  穿衣服,除了要懂,有觸角,也要有「衣Q」,覺得不對的,不能總是說衣服的問題,反而值得思考自己是否有選錯。

 

  有「衣Q」,自然有協調的跟進後著,一次會比一次得心應手,才會達至更理想境界。特別是職場中人,人生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日子都要在職場生活打交道,著裝「衣Q」必不可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形象UP!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襯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