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1-03-11

恒生指數改革後的深層次影響

  恒生指數以往被部分投資者認為缺乏代表性。而恒指公司早前公佈成分股改革諮詢結果,擬將成分股數目增加近一倍至100隻,並大幅縮短成為成分股的時間要求等,改革對大市有重大影響。

 

  恒指擴容後將更能反映香港和內地的經濟及資本市場狀況,同時也更迎合互聯互通機制中內地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有效提升港股的吸引力。而隨著更多上市公司納入藍籌,恒指受少數幾隻重磅成分股而「挾持」的情況或會減少。

 

(資料圖片)

 

  不過,新股快速納入機制應考慮到新股大股東持股的禁售期,擔心當新股在禁售期內炒高後,一旦大股東禁售期後減持,將加劇股份波動性。現時上市公司納入恒指的條件之一,要至少上市2年,但同時設有快速納入機制。優化建議將取消以上要求,改為不論市值大小,劃一縮短要求至3個月。而這一改革意味可能增加指數波動性。快速納入機制也衍生部分新股上市後估值過高的問題,可能增加恒指波動性。恒指成分股擴容,勢將納入更多科技股,而科技股往往波動性較大,單日大上大落不出為奇。恒指增加科技股權重,無疑是雙面刃,可能推升恒指,但當科技股估值過高調整時,也可能令恒指急跌。

 

  另外,所有成分股權重上限劃一設為8%,意味部分重磅金融股的權重將有所下調,相反地,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成分股,現時5%的權重上限而言,將有較大上調空間。值得留意,現時港股中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大部分是高估值的科技股。

 

  未來恒指的科技股權重增加,或有助推高指數。成分股權重上限設為8%,將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股份,以及將有更多基金追蹤恒指。

 

  最後,筆者認為維持成分股中本地企業數目在20至25隻,以反映本地特色,同時配合取消2年上市時間要求的快速納入機制,意味更多本地公司可納入恒指考慮範圍,變相是鼓勵本地獨角獸上市,與其他藍籌公司同台競爭。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中環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恒生指數改革 #恒指成分股 #科技股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