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6-09

究竟8000萬是一個甚麼概念?

  最近去參觀了一個九龍城的樓盤,一個頂樓連天台的單位,實用面積約1800呎。

 

  裝修得美輪美奐,尤其是那個天台,對那些住在城市的人來說,那個天台簡直是像「天堂」一樣,種滿了植物,又有地台,放上花園桌椅、大陽傘燒烤爐,實在吸引。連我住在九龍塘打通雙複式單位的姐姐,也十分心動。

 

  以地點來說,她不屬於九龍塘,但在宣傳上則刻意拉上和九龍塘的關係,但價錢卻高叫8000萬,平均呎價是4萬4千多元,比九龍塘又一邨的平均呎價高一倍多。

 

  「甚麼人會買呢?」姐姐問。

 

  不錯,甚麼人會買呢?

 

  姐姐是做生意的,她說如果價錢在4000萬以下,她會買下來;如果在4500萬,她會考慮一下;如果高於4800萬,她不會買亦不考慮。怎知經紀說,業主的意向價是8000萬,應該7800萬便可。

 

  去參觀的,許多都是說普通話的,而且不少是有專車送他們過來。平時去參觀一般新樓盤的,3/4是香港人,其餘的是外地人;但一到了這類4、5000萬以上銀碼的樓盤,基本上參觀的港人和外地人是一半一半。

 

  根據統計資料,外地人買家佔新樓盤的成交量約15%,相信他們現時買入的都是這類豪宅和超豪宅了。

 

  8000萬買一層樓是個甚麼概念?根據金管局的指引,買家需要付出4800萬,即樓價60%作首期,其餘3200萬還要通過供款壓力測試。3200萬貸款,以30年分期計,每月供款約10萬元。

 

  試問有甚麼港人買得起這樣的樓盤?即使每月供得起10萬元,也付不出4800萬首期。

 

  此外,若不是首置的話,要交15%印花稅,即1200萬;若是海外買家,則要交雙倍印花稅,即2400萬。

 

  經紀猛力游說姐姐,說有一外地買家,不介意付雙倍印花稅,正和發展商討價還價。我說若真有其事,那外地買家既然不介意在8000萬樓價上,加多2400萬印花稅,他又怎會和發展商討200、300萬的樓價折扣呢?

 

  姐姐當然沒有還價,但那一句「甚麼人會買呢?」仍然留在腦海裏。

 

  之後一個星期,我們返了東莞,看了一塊地,約50畝,在新發展區的馬路邊,可建廠房,已平整土地,有水有電……

 

  叫價是7000萬人民幣。

 

  九龍城1800呎頂層單位,價錢和東莞新發展區50畝地相若,你會怎樣決定?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