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
2018-02-20

特朗普基建大計 雷聲大雨點小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一年有多,終於正式公布其重點基建大計的細節。可是,評論認為這個方案未達競選承諾之餘,亦未必太有成效。而同時公布的財政預算草案,更令人擔心美國的財政未來。

 

  上周一(12日)特朗普在公布政府2019年財政年度的預算的同時,亦終於發表其1.5萬億美元基建方案。大擲資金改善美國的基建,是2016年競選時的主要經濟政綱,但因為廢除奧巴馬醫改及推行減稅方案,這個外界期待多時的基建政策,結果要延至他上任一年後才有眉目。

 

  不少論者指出,美國各地的基建設施,例如主要機場、公路、鐵路等,都受老化、過時及欠缺效率的問題困擾,拖累國家經濟增長潛力。美國土木工程協會去年就評定美國的基建只有D+的質素,並謂至2025年美國可能因而承受高達4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因此,這個基建計劃是不少美國人期待已久的重要政策。

 

(iStock資料圖片)

 

2,000億變出1.5萬億?

 

  可惜,特朗普上周公布的大計就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令人失望。首先,這個基建大計聲稱可以創造總值1.5萬億美元的基建項目,惟實際上美國聯邦政府只會在未來10年共出資2,000億美元。

 

  如何由2,000億美元,變出另外的1.3萬億美元?特朗普的計劃是透過鼓勵私人企業及州、市地方政府等出資投入基建項目,從而倍大聯邦政府資金的威力。

 

  較實在的說法,應該是特朗普政府會在2,000億元的基建資金之中,將一半劃作為「利誘」私企及地方政府投資基建之用;私企及地方政府可以將基建計劃交予聯邦政府,後者就會按概定的準則來決定是否批出資助。這份基建方案又列明,每項獲批的資助金額將不會多於整個項目成本的20%;換言之,聯邦政府會一改以往「夾大份」的基建項目主導角色,改為只會「夾細份」鼓勵其他持份者,自動自覺去投資社會基建。

 

「特朗普路費」或損中產

 

  值得一提,是方案列明日後批出鼓勵基建資金時所考慮的條件,當中雖然會考慮項目的社會回報,及對新科技應用的推動,但這兩項條件分別都只佔決策的5%;反而項目在取得非聯邦政府資金的能力,就佔去審批評分70%的比重,可見這個計劃的「重中之重」,是不太花費特朗普政府的有限資金。

 

  包括美國民主黨在內的不少論者都批評,上述的計劃只會將公帑輸送到私人企業之手;因為要數最能吸引私人資金參與的基建項目,必定是一些可以為私企提供直接或間接利益的項目;例如一條專為個別私人參建物業而設的公路,一個專為某大型企業的總部而建的鐵路站。

 

  民主黨眾議院領袖Chuck Schumer更指這個基建方案只會帶來「特朗普路費」(Trump Tolls);因為基建需要私人投資,而企業投資後當然要求收入回報,因此基建落成後可能要居民支付高昂的使用費;最後富人可以因為大額投資而獲利,但羊毛則出在中產階層身上。按這個講法,早前減稅政策為中產創造的利益,可能終會以「特朗普路費」流回富人之手。

 

克魯曼狠批基建方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就貫徹他對特朗普政府的抨擊,直指這個基建方案是個騙局。除了認為2,000億變1.5萬億美元要懂魔法才能成事,他指那所謂的2,000億美元亦是假像,因為在同日公布的預算建議之中,特朗普同時提出削減將會參與基建投資的運輸及能源等部門的資源;一加一減,實際的新基建資金可能所餘無幾。

 

  當然,共和黨方面的看法較為樂觀。他們認為市場對基建投資需求不細,新方案可以善用這批需求,為美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三菱日聯金融的估算指,現時基建投資基金現有約3,400億美元資金可供投資之用,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早前承諾用作投資美國基建的200億美元基金。雖然如此,此數仍與特朗普目標的1.3萬億美元相距甚遠,這額外1萬億美元從何而來,仍有待觀察。

 

消除財赤延至2039年

 

  對於投資市場而言,一個更直接的問題是現時加大財政開支是否合適。投資者對上周的美股風暴猶有餘悸,相信大家對美息抽升的威力不再存疑。美息除受聯儲局的利率政策主導,亦頗受市場對美國政府財務穩定的感觀所影響。現時美國10年期債息向3厘關口愈行愈近,對金融市場的壓力未除。

 

  新的基建方案對美國財政雖不會造成太大壓力,但同日公布的預算方案總值4.4萬億美元,將令共和黨要10年內消除財政赤字的期望落空;白宮預算辦公室指,新預算將令財政赤字歸零的終站,推延至2039年。

 

  當然,要記得美國財政大權是由國會掌控,而傳統以來白宮的預算都只是一個傳訊工具,向國會指明白宮的財政大方向,因此市場也未有太大的反應。

 

  但這份預算案,正是特朗普的白宮向國會大聲疾呼他要加大財政開支,少理財政審慎的聲明。在這個失業低近全民就業、通脹回升的經濟環境,這是否合適的財政方向?或許要在未來債市對特朗普財政政策的反應,再找端倪。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剖析天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