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
2018-08-16

大館、藍屋、南豐紗廠,古蹟迎第二春

 

40載洋服店進駐大館 延續Made in HK傳奇

 

  由個、十、百、千到萬,當了40年裁縫,阮邦飛和阮邦冠兩兄弟已為客人縫製超過1.8萬套洋服,這個紀錄可以從一套又一套洋服內繡上的冧把中見證。

 

  阮氏洋服經歷了幾個香港時代︰70年代初在石崗開舖做洋服,後來的一次機會,索性關閉店子入赤柱軍營,替當年駐守香港的英軍造制服和蘇格蘭裙;早於回歸前幾年,兩兄弟已為英軍將要撤離作打算,對前路感到徬徨之際,柳暗花明卻獲有心人相助,獲失而復得的面試機會;1994年落戶中環街市購物廊內不足200平方呎細舖,儲了一批愛好度身訂造洋服的港客;廿年後中環街市清拆,又要另覓天地;來到今年年中,這家40載裁縫店落戶活化後剛開放不久的中環大館。

 

兄阮邦飛(右)和弟阮邦冠(左)當裁縫40年,已為客人縫製超過1.8萬套洋服。

  

跨越世代的蘇格蘭裙

 

  新舖坐落大館二樓,租了兩個舖位,面積400平方呎的舖位是洋服店,另一個200平方呎則為恤衫工場,「舊客識來(大館),有啲人喺呢頭上班,亦有啲人對這環境有情意結,特登走嚟傾吓講吓再做西裝。」阮邦冠說,搬進大館是想有個可與熟客聚腳地方,但除了舊雨還有新知,新舖開張兩三星期,已吸納幾位新客。「呢度嘅優勢係喺中環,但啲客由IFC行上嚟就滿頭大汗,辛苦啲。不過樓下有餐廳,有蛋糕食、啤酒飲,符合(中環)客人要有的Quality of Life。」

  

  自言讀書不成,十幾歲已學師造洋服的弟弟阮邦冠(Bonny),多年來埋首縫製西裝,而半途學師的哥哥阮邦飛(Johnny)則負責訂料和接生意等前線工作。「我哋(生意)做得不大,但(勝在)有個熟客Base,關係又好好。我哋做嘅方法係留低客人造西裝呎吋,(人不在香港)也可以Mail落Order。」

 

為客人度身後,傳統地會以手寫單作記錄。

 

  在赤柱軍營「隱世」十多年,客人全是英軍小圈子,後又派來蘇格蘭兵,因而學識製造蘇格蘭裙。由七十年代做到九十年代,兩兄弟根本不愁生意。英軍撤退逾廿年,至今仍有不少是海外定單,既有舊客也有他們的下一代,從英國越洋打電話或傳電郵過來落單,亦有來港出差順道「掃貨」訂製洋服。

 

自豪西裝絕不賤價賣

 

  後來在中環街市開舖的廿年,口碑為二人儲了另一批本土客,包括本地人、本港居住或工作的外國人。「好多金融界、律師界,佢哋好多係識著(靚)嘢的人,所以唔易服侍,因中環好多人著西裝,佢哋嚟你度做西裝,你唔使講俾佢聽點做,而係佢要你點做,你做(件西裝)出嚟,佢已知你得唔得。」憑著手工好的金漆招牌,才可留住數十載客緣。

 

  說起客人訂造西裝,阮邦冠即滔滔不絕,指香港人穿西裝「好襟」,回流再造西裝的時間較長,而外國人則較為粗著。「有啲係嗜好,每年嚟做一套(西裝),或每年來做兩三套。以前中環好多公司要著西裝,現時勢不同已少咗要著西裝,但亦多咗班對西裝講究的後生仔,至於90後則多數由他們的Daddy帶來造西裝。」

 

大館店內掛有多張阮氏兄弟在赤柱軍營內的工作留影。

 

  現時,訂造一套西裝可能3,000至4,000元已有交易,但阮邦冠指這是他們廿幾年前所收的價錢,目前要度身訂造的話,要7,000元。「中環街市開時,有啲客指收得貴,問︰『件衫係咪金做㗎?』但亦有客帶著疑問︰『你咁嘅價錢做唔做得好套西裝畀我?』暗示咁平去唔去到佢哋嘅Standard。」

 

離開舒適圈傳承手藝

 

  人活到60多歲,原本打算「食埋老本退休」,但突然離開舒適圈,重新來到大館「打拼」,二人也想為這行做點事。阮邦冠指,現時行內真真正正的裁縫已愈來愈少,希望手藝能夠傳承,也希望能展示自己的實力,計劃在大館內開班,如先與人合作教授較易學的煲呔,由淺入深再教授其他手藝。「我哋的心態係希望將呢行可以帶起少少,以前香港洋服在世界出名,呢個世界無幾多國家地方有香港咁多洋服舖。」

 

  每一套西裝內裏都繡上一個冧把,代表公司第幾件出品,現已出品1.8萬套洋服。說到此,阮邦冠即拿出一件西裝來,上面繡上一名外國客人的英文名字和一個6800幾的冧把,原來這件西裝已是16年前的出品,客人因身形改變拿回來修改。「這就是我哋的功力,做到啱身。客人會幫襯出面舖頭比較,就算人哋畀好平或好多錢,也做不到我哋的效果,這就是點解啲客介紹人哋來,相反來說,這個就係我哋唔捨得離開呢行的原因。」

 

第二代棄美返港 保手藝拒商業化

 

  「唔係話我想傳承就傳承到,曾有3個學院派的年輕年人來問過,其實佢哋都唔知裁縫係乜,佢哋以為做一件西裝就好似讀書咁讀返嚟,但做裁縫做得不好,自然會被人淘汰。」

 

Alex(中)放棄美國工作及綠卡,回港幫父親(左)看看洋服店可如何發展。

 

對成衣的無聲抗議

 

  阮邦冠心想傳授手藝給兒子阮國騫(Alex),但由細到大,這位傳統爸爸只會叫兒子讀好書,從沒叫他學造洋服。今年30多歲的Alex,在美國社福機構工作,並已取得綠卡,但當知道父親大人和大伯要搬舖入大館後,他作了一個犧牲,就是辭職回港幫手,以及看看洋服店的長線發展。

 

  「唔係要返嚟幫手大展鴻圖,只想做好他們的本業,不想阮氏洋服太過商業化,因手作人最大的敵人係成衣。」Alex這樣說,是因小時候的一個深刻記憶:「我小時有條Levi's牛仔褲,個紅色Tag被爸爸剪咗,大個時先知是他的無聲抗議,因影響手藝最大敵人就是成衣,雖然只係一個好小的行為,但已反映他的不滿。」

 

  Alex說傳承是一個複雜問題,自己的格言是︰「Never say never」,但又指如有人有心想學,絕對不介意外人找他們傾談。至於現在,首要任務是要研究如何接觸新客,以及令更多人認識阮氏洋服。「最主要佢哋做得開心,本業不想太多轉變,香港好多舖頭搞大嚟做,變商業化就無咗個質素,我和我父親也不想咁做,這個是我們的固執。」

 

由赤柱軍營到中環街市,至現在搬入大館,阮邦冠永不言休,以好手工為客人製造「最Fit」西裝。

搬到大館後,阮氏租賃兩個舖位,大舖為洋服店(上圖),細舖則是恤衫工場(中圖),場內擺放一部壓領機(下圖),是德國製造,現今也較難找到這類機器。

 

不朽大館 不老手藝

  

 

大館

位置︰中環荷李活道

營運者︰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

歷史︰曾經是香港警察總部及中區警署

區域︰建築群內包括三項法定古蹟,包括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

活化後定位︰內部有不少餐廳、服裝店和鞋店等,定期舉辦文化活動、工作坊,配合大館一連串的歷史文化及當代藝術節目

 

蘇格蘭裙如何襯?

 

 

  在外國人眼中,穿著蘇格蘭裙看似隆重,但原來可穿蘇格蘭裙出席任何場合,如做運動、去教堂、結婚,甚至喪禮,視乎穿衣的人如何配搭。在香港裁縫界,阮邦冠是絕無僅有懂得製造蘇格蘭裙的人,他指不論是製造和配搭蘇格蘭裙也大有學問。至於配搭方面,如出席運動場合,可以穿件T恤配蘇格蘭裙,然後再加上皮帶、運動鞋和毛袋。至於出席隆重場合,就要穿上禮服恤衫配蘇格蘭裙,加上煲呔、短褸、長襪、皮鞋和毛袋。單是訂造蘇格蘭裙就要8,000元,而一件恤衫加背心就要1萬元,毛袋賣1,200元至1萬元不等,而全套蘇格蘭裙造型,就起碼要3萬元。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中國故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雙幣交易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