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2022

細賞故宮藏《洛神賦圖》:從詩意濃濃、情境並茂中,感受曹植與洛神之間的淒美故事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供職,近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習慣,斷捨離持續學習中,藉此琢磨「收」與「藏」的深意。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朋友說,在故宮展廳8《國之瑰寶》看《洛神賦圖》,想起了蔡少芬,吾等亦然,N年前一齣《洛神》劇集,甄宓一場「七步成詩」掩面時既哭且笑的戲,廣受觀眾好評,奠定洛神這個角色的現代意義,亦大概做成不少香港人觀賞這次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特別展覽) 的五感連繫。

 

昔日家藏的洛神像十指纖纖,每次搬屋都讓工人很頭痕,但都禁不住讚她神態優雅。

 

  只是三國文學家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歷來備受學者質疑,除了不見於正史《三國志》外,不少學者,如郭沫若與葉嘉瑩,更提出質疑,加上收錄曹植作品的《曹植集》或於南宋早期散佚,其他文人亦多從《世說新語》引述《七步詩》,可算美麗誤會。

 

  說回畫,多年前購入趙廣超《筆紙中國畫》一書,早看過對《洛神賦圖》的介紹,神為之奪,只是後來到北京故宮,並未有緣欣賞,所以特別期待這次機會。

 

 

  作為特別展覽第二期展出至9月4日的15件「國寶」,均為國家一級文物,而千古名作《洛神賦圖》最受關注。曹植在《洛神賦》中創作了一個自己與洛神之間的淒美故事,千年以來感動無數人。

 

  洛神來自古代神話,本為伏羲女兒,卻在洛水中溺斃,化為洛水之神。曹植在《洛神賦》裏描寫他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復離別的過程,充滿驚嘆、欣喜、悵惘與哀傷。

 

 

  東晉顧愷之(346 – 407)筆下《洛神賦圖》就是描繪這個集不同時空的情境傳說,並置於同一幅長卷中,創立這個傳統範式,所以被譽為「中國繪畫始祖」。

 

  這個展出版則為北宋摹本,也屬長卷,長逾5.7米,從右至左依序共分「邂逅」、「定情」、「情變」、「分離」和「悵歸」五段,對應上文提及曹植離開京城回封地、途經洛水時寫下的《洛神賦》。

 

 

  仔細端看,畫中呈現的南北朝畫作特徵「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還有神還原顧愷之的高古游絲描,即是用中鋒筆尖圓勻細描,表現絲絹衣紋的圓潤感,也見於顧愷之另一名作《女史箴圖》上。

 

 

  這圖像記述一見鍾情的欣悅,但更多是描劃跟愛人離別後的憂戚與惆悵,尤其在第三至第五段的〈備駕〉、〈離去〉和〈夜坐〉中,層層漸次疊進,表現漸行相遠的無奈,雖有隨身侍從在側,但褪不掉孤寂、追憶與感嘆,連繫著《洛神賦》中「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的深意,勾起我們對曹植和洛神有何結局的浮想,也難怪在乾隆皇帝的「眷顧」下題寫「妙入毫顛」,不亞於一眾花生友。

 

 

  除了《洛神賦圖》外,還有唐代書法家虞世南(558 – 638)的《行書摹蘭亭序贴》,與南宋 馬遠《十二水圖》,值得駐足細看。後者除個別幅寫有少許岩岸外,其它留白,沒有任何景色,簡煉質樸,描寫不同姿態的水,表現出種種空茫意境,細賞極雅。

 

 

  錯過這次至少再等它睡三年,我就決定先少睡一會趕去看看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etnet健康網購,送你【健骨維他命D3(1000IU)】乙樽(價值$108)► 立即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Immerse yourself in Arts Month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