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2014

皇后像廣場沒銅像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Text: 余震宇

   或許皇后像廣場對香港市民而言,它只是星期日供外傭聚會之所,而可能忽略了重要的一點:皇后像廣場,根本改錯名;另外,這裏今日竟沒有了皇后像!是為什麼呢?

 

  一八九六年,為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皇登基六十周年,香港政府特意於中環海濱豎立了重達三噸的銅像,並安排於一座拱頂亭內,作為遙賀生辰的禮物。皇后像的位置,設於今日遮打道及獲多利街交界,是政府剛剛透過填海新得的土地。,而這個像明顯為慶賀女皇而設,故皇后像廣場的「皇后」兩字,根本是一個錯誤,其實應該稱「女皇像廣場」才是正確。這個美麗的誤會,相沿至今,幾乎無人考究箇中原因了。 

二十年代.皇后像廣場 

  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當時日本佔領香港總督磯谷廉介,善用皇后像的象徵地位,首先將女皇移送日本,預備熔掉製造武器;其次將《香港佔領地總督告諭》刻在石上,置於拱頂亭上,內文提及英國乃「人類公敵」,又自詡侵華戰爭實屬「聖戰」,勉勵港人應該「共同協力」,完成「大東亞戰爭」,其語調之霸道,後世恐難與之爭一日長短。 

日軍佔領香港後,將佔領香港告諭鑲嵌於拱亭之上 

  香港重光後,港人蒙受三年零八個月之痛苦,勞役平民,蹂躪婦女,拆散家庭,無人不懷怨恨。故日軍撤離之後,士卒將領或被逮捕,港人無從發洩,遂爭取破拱頂亭上的日本佔領告諭。根據當時所記,由於亭座損毀嚴重,其後遂將亭座移走,五十年代初期,更短暫成為停車場。 

五十年代.皇后像還在日本,拱亭中空,屬於罕見照片。

今日維園女皇像

  港英政府經過多番交涉,最終於一九五五年迫使日本歸還女皇像,由於中環原址不再適合重置皇后像,鑒於銅鑼灣填海工程剛好完竣,決定利用新填地興建公園,港府決定將女皇像重置於該處,故該公園稱「維多利亞公園」。同期,中環皇后像廣場,則加建噴水池,並置涼亭並種植林木,一九五九年又興建行人隧道,連接一九六二年落成的第二代香港大會堂。踏入八十年代,菲律賓女傭人數漸多,皇后像廣場風格丕變,市民亦不知皇后像已經遷至維多利亞公園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