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2014

利園山開發史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Text: 余震宇

   二零一二年,銅鑼灣軒尼詩道希慎廣場落成,自蘋果及誠品落戶該處後,人流如鯽,好不熱鬧。而希慎廣場前身是興利中心,三越百貨則是最大租戶,不少老香港知道興利的前身是利園山,而利園山的夷平過程,前人鮮有論及,筆者綜合舊報章、舊地圖、舊相片及各種資料,略述利園山的開發歷史。

二十世紀末.東角山上的渣甸花園

  這個山頭,人稱東角山。南界禮頓道,北界軒尼詩道,西界利園山道,東界邊寧頓街。開埠之初,由渣甸洋行連同東角大片地段一併購入。直至一九一六年,這座山的地權屆滿。一九二三年,利希慎斥資三百八十萬購下東角山,原擬種植鴉片,豈料一九二七年的日內瓦會議決議禁售,利氏遂決定開始夷山。這次夷山工程,竟跨越了數十年!

 

第一階段:二十年代至戰前

 

  當時的夷山範圍,南至禮頓道,北接希慎道。直至戰前,利氏家族已經夷平利園山的西部,並開闢新會道、開平道及新寧道。其中今日的利園山道,時稱怡和山道,又名利園街。

 

第二階段:一九五二至五五年

一九五四(左)及五五年地圖,期間利園及大部份利園山被夷為平地

  根據《華僑年鑑》的地圖,揭示了戰後利園山的夷山過程。是次夷山範圍,南界希慎道、北至軒尼詩道、東接渣甸街、西至利園街。根據報章資料,第二階段夷山開始前,利園山上有嶺英中學、別墅數座並觀音像一尊。考嶺英中學於一九三八年開辦,創辦人洪高煌博士,曾於中國出任嶺南及培英中學校長,故於香港創校時,即各取一字,名為嶺英中學。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著名中國文學作家許地山同屬該校創辦人之一。夷山後,利氏於該處設啟超道、白沙道、蘭芳道、恩平道及利園山道。

五十年代的利園山道(上);今日利園山道(下)

第三階段:一九六零年代初至中期

 

  經過兩次夷山後,尚有北接軒尼詩道的小土丘未曾平整,根據利氏後人透露,家族不急於發展該處,故於面向軒尼詩道的一面租出地段,供機構擺放廣告牌,賺取租金。七十年代初期,匯豐銀行曾於該處設分行。直至七十年代末期,利氏決定建築興利中心,至一九八一年落成,直至整個利園山悉數夷平。

七十年代軒尼詩道(上);今日軒尼詩道(下)

   二零零六年,興利中心重建。二零一二年,原址建成希慎廣場,蘋果、誠品等熱捧品牌相繼進駐。當你今日在銅鑼灣路經此處,完全想不到這裏竟然是一座山頭,也難以想像曾經有這段橫跨四十多年的開發歷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精選保健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