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2013

拖拉,可能為追求完美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史丹佛大學哲學教授約翰.培利幾年前寫了一篇「結構式拖拉人」(structured procrastinator)的文章,表示這種拖拉人藉由暫時不做某些工作,卻完成很多其他工作。這篇文章之後刊登在犀利有趣的科學期刊《不可能的研究紀錄》(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上。使他意想不到的是:這篇小文章居然有這麼多的讀者、而且人氣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這篇文章獲搞笑諾貝爾文學獎。

 

  培利教授每個月都會收到約莫十來封的讀者來信,他們的回應幾乎都很正面,說這篇文章改變了他們的生命。其中一封來自某位女士的信,她說她終其一生都是個拖拉人,當一個拖拖拉拉的人很痛苦,其中主要原因是她的兄弟老是拿她這個性格缺點大做文章。她說她讀了培利的文章後,終於能抬頭挺胸,了解自己雖然老是拖拖拉拉,卻也完成了非常多的工作,是個有用的人。

 

  數年來培利一直打算擴寫這篇短文,但個性使他還是頻頻拖延。後來他慢慢思索,終於了解「結構式拖拉」只不過是整個計劃的初步階段而已,這是一個他認為可以幫助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大多數拖拉人的計劃。

 

  這本書充滿幽默的自嘲,分析了拖拉人的個性與為甚麼會拖拉的原因.,例如喜歡追求完美的感覺,反而使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作者也提到幫助拖拉人從沮喪中走出來的步驟,和幾個可能有用的建議。

 

  並非人人都是拖拉人,也不是每個拖拉人只要認識到「結構式拖拉」的策略便能就此獲得救贖,因為有時候拖拖拉拉代表了更深層的心理問題,這些人需要的是進一步的治療。不過對多數拖拉人來說,培利的輕輕鬆鬆的哲學討論是很有幫助的。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拖拖拉拉,人生照樣精采》

作者:約翰.培利

由 臉譜文化出版社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