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14

《給予》成功新法則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許多人都把這些格言當作勸人行善的話語,但在工作或處事中,卻相信「人善被人欺」、「好心沒好報」這些話。「施」是有福,但「施」卻往往吃虧。不過,最新學術研究證明,這不是一個贏家全取的世界,「施」也就是願意「給予」的人,往往反而能獲得更多!

 

  有「正向心理學明日之星」美譽,不到三十歲,就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終身教授一職的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他還在哈佛大學念書時就開始探討目前最成功的企業家的行為動機,經過多年實證研究,他得到了一個簡單卻具有決定性的結論:我們的世界分成三種人: 「索取者」(takers)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給予者」(givers)樂於貢獻與分享;而「互利者」(matchers)凡事以互利為原則,會為了預期的好處而付出相對的代價。他認為,在這個愈來愈注重團隊合作和服務能力的時代,成功的關鍵,除了勤奮、才幹與運氣,還有更重要的第四項關鍵: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方式。

 

  他寫了本書《Give and Take》,翻成中文是:《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分析索取、給予和互利這三種人際互動模式,哪一種最成功?

 

給予者=犧牲?

 

  在這本書中,他表示,多數人認為,給予者總是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別人,所以最吃虧,也最容易失敗。不少研究確實顯示,從工程師、醫學院學生到業務員,生產力最低、表現最差的,往往都是給予者。

 

  但另方面,格蘭特發現,社會上最成功的人,也是給予者。例如,業績最好的銷售員、理財顧問,都會把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的優異業績多半來自於在客戶心中建立的信任和信譽。

 

  「我們都低估了給予者所能得到的成就,」格蘭特說,「短期之內,給予者經常把自己置於風險中。但長期來看,他們建立了社會資本。」索取者、給予者和互利者都能成功,但是給予者的成功有個特別之處:他們能造成多贏局面,同時替自己和他人創造價值。給予者獨特的成功之道,在於他們經營人脈、團隊合作、辨別人才和影響他人。

 

  同時,格蘭特也探討給予者的風險:如何設定界限,保護自己免於筋疲力竭,或成為別人眼中的爛好人、墊腳石。書中特別提供一套實用的「行動計劃」,包括測量你的給予商數、搭起互惠圈、創造有利給予的工作型態、練習柔軟溝通,鼓勵大家做個成功的給予者。

 

  這是一本看似違背常理,卻能發人深省的成功學著作,書中告訴我們,未來將是「分享」和「合作」的時代,成功的鑰匙在於「謙遜」和「柔軟」。當「索取者」只注重自身權益、「互利者」只衡量公平往來,只有「給予者」的影響力,才能帶來穩定而持久的力量!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

作者:亞當‧格蘭特

由 平安文化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立即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