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2015

英國詩人艾略特:一切必須從懷疑入手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英國詩人艾略特的一段話:「有一種更高層次的懷疑,它是我們自己每一天的戰場。它唯一的歸宿就是聖潔,如果我們能活到那一天的話;而它唯一的逃脫辦法就是愚蠢。」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生於1888年,死於1965年, 英國詩人、評論家、劇作家,194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現年94歲的中國歷史學家何兆武,回憶抗戰時期在西南聯大求學,曾經同後來成為著名數理專家的王浩討論過甚麼是幸福。

 

  王浩說幸福不應該是pleasure,而應該是happiness,即不是物質享受,歸根到底是精神上的一種狀態。又說:宗教的虔誠應該是一種幸福了。何兆武則認為,簡單的信仰不能等同於幸福,因為它沒有經歷批判的洗練,不免流入盲目或自欺。他覺得一切必須從懷疑入手。他就引用了前面所講的艾略特的那段話,指出幸福是不斷的懷疑,不斷的拷問與揚棄,是一種「通過苦惱的歡欣」,而不是簡單的信仰。而這種「高層次的懷疑」,源自對自己而不是對任何人、任何權勢、任何意識形態教條的忠誠,對自己也不是指名利權,而是內在的良知。

 

  以信仰某種價值,比如上帝、和平、學術等等為藉口而逃脫是愚蠢,因為你逃不掉。由懷疑、拷問、苦惱、揚棄而導致的認知的改變,會有歡欣,但我覺得歡欣是過程,而未必得到聖潔那樣的歸宿。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