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2015

更寬廣地思考人類福祉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怡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至今逾50年,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28年。50多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近年有《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三本新書。

    一分鐘閱讀

  今天介紹不丹前總理廷禮的一段話:

 

  「我們必須以更寬廣的格局思考人類福祉,物質福祉只是其中一個元素,並不能確保人類彼此相處和諧,也不能確保人類與環境間的和諧。」

 

  吉美.廷禮(JIGMI Y. THINLEY),是不丹首位民選總理。在不丹王國於2008年第一次民主選舉中,他領導的和平繁榮黨囊括了國會四十七席中的四十五席,大獲全勝,廷禮出任總理,至2013年卸任。在不丹民主化以前,廷禮於1998年及2003年,皆曾任總理一職,亦曾任不丹內政部長。

 

  全世界都追求經濟發展,人的幸福快樂往往與金錢畫上等號,經濟學家在衡量一個國家的生活福祉時,往往以 GDP為指標。2004年在加拿大聖方濟大學舉行了一場會議,與會 400 多人中包括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及企業領袖,大家企圖為所謂的繁榮尋找新的定義。他們認為國民福祉在金錢之外應有其他標準,例如健保的普及性、陪家人的空閒時間、自然資源的保育等等。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小國不丹,當時的內政部長廷禮,說出以上一段話,提出對追求國民福祉的與眾不同的理想。 

 

  不丹國王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於 1972 年登基時,有感於只重經濟成長的已開發國家產生許多問題,因此決定其國家發展的優先課題不應該是GDP(國民生產總值),而是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國民快樂總值)。

 

  廷禮追隨著這個目標數十年,成就了不丹成為雖然貧窮卻是國民快樂指數居世界第八位的國家。而廷禮這段話,也帶給全世界的人深刻的思考。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