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2017
【食物添加劑之危】誘發香港癌症之首
曾欣欣
註冊營養師
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癌症之首,亦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排名僅次於肺癌。最近有研究指出,一種非常普及的食物添加劑或會促成大腸癌。
回顧近年醫學文獻,顯示出腸道微生物叢的改變,聯繫到增加患上大腸癌的機會。
2015年美國一份研究報告提到,兩種常用的乳化劑:carboxymethylcellulose及 polysorbate-80,兩者經老鼠實驗中均會促使慢性炎症痴肥。乳化劑添加入包裝食品後,會將水份及油份混合,令加工食物培添幼滑口感。在我書《女人要Eat Clean》中,已經講述了吃此兩種乳化劑會令我們愈食愈肥!
正常情況下,大腸內的有害細菌會被腸道的粘液組織阻隔著,不會被吸收到腸道細胞組織及血液中。換句話說腸道細胞組織能夠保護腸道健康一並確保這些有害細菌遠離粘貼於在腸道組織。不過,上述兩款乳化劑似乎幫忙將細菌不斷運入腸道細胞內。
最近美國一所研究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新報告,關於乳化劑對腸道微生物叢及大腸細胞組織影響。研究人員將這兩種乳化劑餵給老鼠,劑量比例完全參照慣常加入人類加工食品的份量。
乳化劑改變腸道細菌
研究人員發現,攝取這類乳化劑會嚴重改變腸道微生物叢的成份。換句話說,乳化劑容許「壞細菌」過度生長,對腸道運作環境造成更大傷害。他們亦促成炎症的發生,結果發現大腸癌症因此而成。
乳化劑不僅改變促成炎症的微生物環境,它同時改變大腸細胞的增殖與壞死的平衡狀態,最終導致腫瘤生長。
食物標籤尋找乳化劑
*Polysorbate 80,又名E433,多用於乳製品例如雪糕。
*Carboxymethylcellulose,又名cellulose gum或E466,亦多用於乳製品,常見於高鈣低脂牛奶、乳酪、及其他乳製品。
乳製品有加工亦有天然,購買時查看成分表越短越好,選擇符合Eat Clean理念的天然製無添加產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健康好人生」,助你實現健康好人生!►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