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2020
怎知中招?
今新肺炎,可以無發燒,看來好人一個,又沒有快速測試劑,怎知有無中招?中國教化首重感悟,即只要小心留意下自己身體狀況,是可以自我做出個「快速測試」。
明朝醫師吳又性在其瘟疫論中謂︰
「瘟疫之邪,伏於募原,如鳥棲巢,如獸藏穴,營衞所不關,藥石所不及,至其發也,邪毒漸張,內侵於腑,外淫於經,營衞受傷,諸證漸顯,然後可得而治之。方其浸淫之際,邪毒尚在募原,此時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離募原,乃觀其變,或出表,或入裏,然後可導邪而出,邪盡方癒。」
此即,感瘟疫之病毒之初,不會立即發病,有個潛伏期,到病毒在我們身體繁衍都足夠之數量時,才會「邪毒漸張」症狀才明顯。
中招之後,如是輕症,是可以不藥而癒,只要瞓覺好,出身汗便可以自己痊癒,在吳又性介定的瘟疫九種病情之中,這是最輕的一種,吳又性叫這種病情為「但表不裏」,即是今時武漢病人中所介定的輕症,這個「但表不裏」的症狀和自癒程序如下:
其證頭疼身痛,發熱而複凜凜惡寒,內無胸滿腹脹等證,穀食不絕,不煩不渴。此邪外傳,由肌表而出,或自斑消,或從汗解。斑則有斑疹、桃花斑、紫雲斑,汗則有自汗、盜汗、狂汗、戰汗之異,此病氣使然,不必較論,但求得汗得斑為癒。凡自外傳者為順,勿藥亦能自癒。間有汗出不徹而熱不退者,宜白虎湯;斑出不透而熱不退者,宜舉斑湯;有斑汗並行而癒者,若斑出不透,汗不徹而熱不除者,宜白虎合舉斑湯。
此即有頭疼,周身骨痛,微發熱,特別是發內熱,量體溫量不到,但如摸掌心就會手熱,怕風吹,胸腹不脹,仍有胃口,心不煩,口不渴,只要冚大被睡一覺,出汗,或身體出些斑,斑出,就會自癒,但如非懂醫,服甚麼湯藥都要問醫生。
假如第一次出汗出斑不透,可以有第二次出汗出斑。但很少有第三次出汗出斑,原因是第二次出汗出斑,已是要三、四、五日後,那時仍未能透過出汗出斑來導病邪出,即是已病重了。
這個第二次出汗出斑,吳又性稱之為表而再表。
如所發未盡,在裏仍有殘留之邪,或兩三日後,四五日後,又依然如前發熱,脈洪而數。及其解也,斑者仍起斑解,汗者仍從汗癒,未癒者仍如前法治之,然亦稀有,至於三表者,更稀有也。
表而再表之後而病的未癒,即是病重了,會發展成「但裏不表」:
外無頭疼身痛,繼而亦無三斑四汗,惟胸膈痞悶、欲吐不吐,或雖得少吐而吐亦不快。此邪傳裏之上,宜瓜蒂散吐之,邪從吐減,邪盡病已。若邪傳裏之中下者,心腹脹滿,不嘔不吐,或大便秘,或熱結傍流,或協熱下利,或大腸膠閉,並宜承氣輩導去其邪,邪去病減,邪盡病已。上中下皆病者,不可吐,吐之為逆,但宜承氣導之,則在上之邪順流而下,嘔吐可止,脹滿可除。
達原飲是吳又性瘟疫病二卷來所列出來治瘟疫(亦可以是今疫)的主方劑,如從「中醫世家」和「張氏通醫」,兩者的介紹,可知達原飲所治之症狀為:
《瘟疫論》卷上:達原飲
功能主治:開達膜原,辟穢化蝕。主瘟疫初起,憎寒發熱,漸至但熱無寒,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身疼痛,脈數舌紅,苔白厚如積粉。現用於瘧疾、消化道蟲積濕阻,以及濕遏熱伏等熱性病。
《張氏醫通》卷十三:達原飲
功能主治:避瘟去暑,解熱,止嘔利便。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不憎寒。初得之2-3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其時邪在伏脊之前、腸胃之後,舌上白苔,甚則如積粉滿布無隙。
(資料來源:達原飲_中藥方劑_中醫世家)
可見除自感有沒有內熱(手心掌熱,但又量不到發燒),疴嘔、頭痛周身骨痛,出汗,先怕寒而後發熱,稍後有熱,但又不怕寒,舌邊紅,但舌面白苔密佈如粉,如有以上跡象,九成是中招了,要快快看醫生,但第一件事是自己戴口罩,免傳染家人,並要通知家人全屋消毒之後才去醫院。
為甚麼是全屋消毒之後才去醫院?因為去醫院排隊檢查起碼要兩三個鐘,而病毒在離開人體後,存活時間極短,此即就算自己真正中招去得入院時,家人回家都已經有個潔淨居所。
全國疫情如何?截至2020年2月6:21日pm為:
(資料來源:騰訊新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追蹤)
新增疑似有反彈,因為近日是高爆發期但確診則見稍回,累計確診是仍升的但累計疑似則見回下,這是重要的,疑似減少,確診也將減少,最重要的是累計治癒數急升,有得救了,難怪股大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財經‧生活app,一app在手,天下暢遊!►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