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3/11/2022

類鼻疽

  • 收藏文章
Text: 石鏡泉、吳國雄

  類鼻疽在深水埗肆虐多時,加上颱風吹襲,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根據文獻,類鼻疽感染個案於颱風或暴雨後較常出現。颱風或暴雨後,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有機會曝露於地面,並隨著強風或暴雨令類鼻疽病菌更容易散播,令類鼻疽個案有機會增加。

 

  衞生防護中心更呼籲市民,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弱的人士,尤需注意,如身體出現病徵,應盡快求醫,及早接受適切的醫學診斷和治療。

 

  類鼻疽是否會成為整個香港新一波的傳染病,目前言之尚早。但多些認識這類鼻疽,早一點為疾病防護做好準備。

 

疽的特性

 

  疽病乃細菌感染的傳染病,並非如新冠的病毒性傳染,亦非帶毒微生物般利用污染物傳播造成。疽菌病的類型甚多,一個共通點是無色無味無臭,其載體多為粉末狀物料;我們以往聽過如炭疽,其傳播載體便如白色粉末般,較容易散播於空氣中,繁殖、複製和保存的環境要求不高。所以,疽菌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都被利用在恐嚇信、恐怖襲擊以至成為生化戰的武器,令對手防不勝防。

 

疽病種類

 

  疽菌在現代醫學分類,種類繁雜,就如細菌充斥在我們周圍,沒有疽病發生,便不需尋求防治方法;但如一旦有病變爆發,便有機會迅間成為殺傷力强大的傳染病。

 

  中醫釋義「疽」,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在皮肉深處或局部皮膚腫脹,堅硬的毒瘡,如中醫指的其中一種毒瘡:癰疽,概指氣血為毒邪所阻滯,而發於肌肉筋骨間的瘡腫。

 

  宋以前之疽僅指無頭疽,自宋《衞濟寶書》始見有頭疽的描述。現中醫按疽病早期有頭和無頭而分為有頭疽和無頭疽兩大類。有頭疽如腦疽,發背,搭手等,初期頂如慄米,根腳堅硬,發癢發痛,日後根盤漸大,膿頭漸多,色紅灼熱,潰破後,狀如蜂巢,一般屬陽證。若兼見神志不清,氣息急促等全身症狀,為癰毒內陷,屬危象,包括膿毒敗血證等類型。

 

  無頭疽發於骨骼肌肉深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疼痛徹骨,難消,難潰,難斂,潰後易損傷筋骨,類似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這部分跟現代醫學所發現無異。

 

鼻疽

 

  類鼻疽的「類」是相類之意,有類鼻疽自然有鼻疽病菌。只是鼻疽的病原為鼻疽桿菌;該菌有兩種抗原,一種為特異性抗原,另一種為與類鼻疽桿菌的共同交叉反應抗原。要認識類鼻疽病,便須同時瞭解一下鼻疽病。

 

類鼻疽症狀(圖片來源:美國CDC疾控中心)

 

  鼻疽桿菌的傳播方式往往是先感染牲畜,比如驢、騾子、馬等,然後可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感染鼻部、呼吸到肺部,甚至其他器官。日常少接觸驢騾馬牛羊的,感染的機會一般較低。

 

類鼻疽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報,類鼻疽病(Melioidosis)是由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所致的人獸共患的地方性傳染病,具有分佈廣、診斷難、潛伏強、致病強、耐藥性強、治療難等特點。CDC將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列為「I」類病原體和「B」類生物恐怖劑。目前,類鼻疽病已成為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

 

類鼻疽症狀

 

  人群對類鼻疽伯克霍爾德菌普遍易感,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傷口及黏膜接觸含有致病菌的土壤、水或農作物等引起感染,也有經家庭密切接觸、母嬰傳播、吸血昆蟲叮咬等途徑感染的可能。

 

  類鼻疽病的發病年齡不限,比例上多為中老年人。類鼻疽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免疫功能損傷如糖尿病、肝病、地中海貧血、酗酒、腎臟疾病、惡性腫瘤、類固醇治療、結核感染、慢性肺病等;其高危人群包括在疫源地生活的人群,長期接觸農作、土壤、水源等職業人群,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酗酒等人群,患有糖尿病、腎臟疾病、肺結核等致使機體免疫力受損的基礎疾病人群等。

 

類鼻疽病臨床特徵

 

  類鼻疽病患者一般均有畏寒、寒戰、高熱等臨床症狀,且多伴有咳嗽、咳痰、氣促等,肺部「螺」音是主要體徵。類鼻疽病情多樣,臨床特徵呈「百變樣」病變,主要分為急性感染、亞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和隱性感染,這主要與機體免疫力、感染菌量有關。類鼻疽病急性期常表現為肺部感染相關病症(咳嗽、胸痛、高燒、頭痛、厭食症),慢性期則多為受累器官組織的化膿性表現。病情通常較重,若不及時診治,病死率較高。

 

  類鼻疽的潛伏期目前還沒有明確定義,潛伏期是指接觸引起疾病的細菌到出現症狀之間的時間。其範圍可以從一天到很多年,但通常在暴露後兩到四個星期出現症狀,更有長達二十年而未有發病,但發病時多伴隨其他併發症表現出來。

 

  類鼻疽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起病可急可慢,感染可涉及全身任何器官及組織,因該病缺乏特異性及細菌培養回報較慢等因素,有較高的誤診率。因此,早期根據患者的臨床特徵開展診療工作十分必要。

 

下一頁:中醫如何防治類鼻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25度生活」,舒適溫度 ‧ 綠色態度 ‧ 樂活自在!► 立即訂閱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