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7/11/2022

新冠只是小意思?

  • 收藏文章
Text: 石鏡泉、吳國雄

  香港新冠疫情雖「持續穩定」,但其實近日本地新增個案仍維持每5,000宗以上。不少人以為即使受感染,病況也輕微,便以為是小事。打齊針而「中招」屬輕症雖是事實,但從政府每天公布的死亡數字可知,今時感染新冠的確仍可死人,只是死的不是自己家人,有些人「針唔拮到肉」就當無事而已。我們真的可以這樣賤視生命嗎?更何況確診者還有機會患上「長新冠」?

 

  醫管局發現,新冠確診死亡個案約7成都與新冠有關,包括因新冠而出現肺炎或器官壞死等。其他個案雖未必完全與新冠有關,但亦有機會死亡,包括中風或末期癌症,而這些疾病經治療後亦未必可以痊癒。醫管局指出,部分個案或屬灰色地帶,但為數較少。換言之,港人感染新冠不但仍可致命,而且可能影響健康,只是有些人不肯面對事實,仍抱僥倖心態。

 

歐洲新一輪疫情或已爆發

 

  世衞估計,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全球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近1,500萬,那是官方公布直接死於新冠人數接近3倍 ! 而令病人未能及時就醫而死的人數中,有近8成半(84%)個案來自東南亞及歐、美。全球累計確診個案超過5億宗。

 

  其實,歐洲疫情反彈,已見端倪。世衞及歐洲疾控中心已警告,歐洲新冠感染人數再次飈升,新一輪疫情或已爆發。歐洲疾控中心亦已呼籲,歐洲各國在疫情再爆發前,要為民眾接種加強針。

 

若歐洲疫情真的反彈,影響經濟民生,歐洲諸國難免又再坐困愁城。

 

  雖然歐洲已響起警號,但香港政府從今天(17日)起,則進一步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其中在顧客需要佩戴口罩的場所,例如理髮店、遊樂場所、公眾娛樂場所等,將由「主動查核」改為「被動查核」疫苗通行證,而持「黃碼」人士也可進入有關「被動查核」場所。市民與訪港旅客似乎更「自由」了,但代價呢?這令人想起,最近郵輪「盛世公主」號在澳紐展開行程期間,發現有乘客感染新冠的情況。

 

「敢死隊」以身犯險害己害人

 

  疫情未過,有些人因要「自由」、「逍遙遊」,便不惜以身犯險作郵輪遊,那些乘客真是「敢死隊」!「盛世公主」號載有乘客及工作人員共約4,600名,其中約有800人確診,大部分是乘客。這批在船上已被隔離的「敢死隊」症狀輕微,並獲船上醫療團隊照料,但當局仍將船上疫情風險列為「高度傳播中」級別。不過,其他在24小時內經檢測屬陰性的乘客,在郵輪停泊悉尼後,卻獲准離船!其後,郵輪再繼續前往墨爾本及塔斯曼尼亞 ! 至於這樣做有沒有引致社區爆疫的風險,請自行判斷。

 

疫情下,不少人仍熱衷於郵輪遊,實在與「敢死隊」無異。

 

  有科學家去年中已成功採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阻斷新冠病毒在受感染的人類細胞中傳播,進一步為新冠治療帶來曙光。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可以識別導致新冠的病毒,一旦病毒被識別出來,CRISPR酶就會被激活,並將病毒截斷。

 

  CRISPR技術在實驗室測試中對阻斷病毒傳播有效,並已進行動物試驗,這無疑是新冠治療的革新技術,但畢竟它仍處於「實驗室」階段,距「臨床測試」還有段日子,更遑論獲「批准使用」。

 

任何治療技術、藥物或疫苗,如仍在「實驗室」階段,遠水難救近火。

 

等新技術醫不如做好預防

 

  雖然今時政府抗疫採穩打穩扎的策略可以理解,但近日無論是學校、院舍感染,乃至長者因確診而病逝的情況仍令人憂慮,而嬰幼兒疫苗接種率更不理想。市民還須配合政府防疫、抗疫的工作,盡量做好自己 : 重衞生、戴口罩、打齊針;避免肆無忌憚聚集,做「敢死隊」,從而減低感染機會,這樣做才是利己益人當幫忙,功德無量。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財經‧生活app,一app在手,天下暢遊!► 立即下載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輕養生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