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6/03/2020

【英美返港】搭長途機如何減低中招機會?雨衣Look?要由揀位開始!

  • 收藏文章
Text: Yoko Cheung

  審視近日香港的確診個案,「輸入個案」似有回升之象;部分患者在抵港前已有病徵,更有空中服務員確診。加上隨著歐美地區疫情愈趨嚴重、港府宣布從英、美及愛爾蘭來港人士須強制家居檢疫14日,這幾天將會有大量留學生、在當地工作的人士趕回「避疫」;同時編者身邊亦有不少人因為種種原因要到海外……與潛在患者同機十多小時、甚或更長時間,感染風險大增!大家乘搭飛機時,如何在狹窄的密閉空間自保呢?

 

 

上機需「雨衣Look」嗎?

 

  身處機艙的密閉空間,很多人為求自保,各出奇招,上月藝人郭少芸一身「雨衣Look」,配備浴帽、眼罩與口罩上機!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指不需要為了防疫而穿雨衣,雨衣其實與我們身穿的一般衣物無異,都有機會沾上病毒,防疫效果不大。他解釋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經飛沫與接觸傳播,飛沫可以靠口罩阻擋,反而要提防接觸傳播,他指只要做好潔手,不要隨便亂摸,並且避免接觸口鼻,已能大大減低感染風險。

 

 

(截圖自郭少芸Instagram

 

要戴手套嗎?

  那麼乘搭飛機時需要戴上手套嗎?林醫生稱在傳染病角度並不鼓勵戴手套,一來手套會降低警覺性,令人以為脫下手套後雙手很乾淨,因而忽略清潔雙手的重要性,若誤觸周圍物件再摸口鼻,就有機會受感染;二來戴著手套亦難以經常潔手,在防疫角度而言並不理想。醫生提醒乘客做好潔手、戴口罩,在適當的時候採取適當的措施,乘客無毋須過於擔憂。

 

還有甚麼可以做?

1. 準備多一至兩個口罩替換

 

  雖然外國人多不戴口罩,但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醫生提醒回港人士,一出門就須戴口罩,別擔心被外國人取笑。另外,亦應隨身帶備幾個口罩作替換,長途機二、三十個小時,難以一個口罩用全程,林醫生建議每隔6-8小時就換一個口罩,以免削弱防疫效能。

 

2. 勤用消毒濕紙巾

 

  機場、飛機的洗手間水龍頭、門柄把手等地方最多人接觸,林醫生建議乘客回到座位後可用濕紙巾擦手,再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重保障。而乘客一上機亦應用消毒濕紙巾清潔用餐板、座位、屏幕、搖控器等經常觸及的地方。

 

  乘客在攜帶消毒濕紙巾或酒精搓手液上機前,應留意個別機場與航空公司對酒精濃度限制與容量限制。以國泰航空為例,未有限制消毒用品的酒精濃度,但規定隨身行李的酒精類消毒產品每件容量不得超過100mL,並須放入可重新密封的透明膠袋,並且總容量不可多於1L。

 

  如果在香港上機,香港民航處規定乘客無論是手提行李或寄艙行李,所攜帶的酒精類消毒產品包括消毒濕紙巾及消毒液體,濃度均不得超過70%。而隨身行李的酒精容量與平時的限制一樣,每件不可多於100mL,並需放於可重新密封的透明膠袋內。

 

  至於漂白水和掛頸空氣淨化器,無論手提或寄艙行李,都不可攜帶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財經‧生活app,一app在手,天下暢遊!► 立即下載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素心Cook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