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2020
【長者抽筋】晚上寒邪入侵經絡易抽筋!新中藥湯助通血氣兼止痛
不少長者都受夜間小腿抽筋困擾,目前西藥主要以奎寧作治療,惟該藥副作用大,有機會引致心律不正等問題。仁愛堂、屯門醫院及中大最新共同發表研究報告,指服用中藥新藥方「芍藥甘草湯加味」,有助長者小腿抽筋痛楚減半。
目前中西醫均無法根治夜間小腿抽筋,只能用藥紓緩症狀。仁愛堂曾於2017年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9成長者有小腿抽筋的煩惱,夜晚更會頻頻抽筋,其中逾7成長者更形容抽筋「很痛」及「非常痛」;另有外國研究顯示,長者於晚間抽筋情況普遍,平均每10位長者就有4人有抽筋情況,平均持續達9分鐘。
晚上寒邪侵經絡 更易誘發
中醫蔡彥淵
註冊中醫師蔡彥淵表示,傳統中醫病理觀點認為風、濕、寒等邪氣積聚會容易引致抽筋,而長者肝、腎、脾弱,易致血氣不足誘發經脈壅塞,最終以小腿抽筋的病理形式呈現,「尤其太陽下山後,寒邪較易入侵經絡導致血氣不通,加上『卧則血歸肝』,用於養肌肉及筋腱的血氣會因卧睡而減少,更易誘發抽筋症狀。」
「芍藥甘草湯加味」療效顯著,臨床實驗顯示有小腿抽筋的患者平均疼痛值降半。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中醫團隊、屯門醫院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去年8月到今年1月期間進行先導研究,試以中藥藥方「芍藥甘草湯加味」治療30位60歲至80歲的長者小腿抽筋症狀,為期28日,結果發現療效顯著,參加者的平均疼痛值由原先10分滿分的7.06分,降半至3.41分。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林志秀教授指出,新藥方「芍藥甘草湯加味」建基於《傷寒論》的藥方「芍藥甘草湯」,舊藥方成分包括白芍及炙甘草,有助紓緩抽筋症狀;新藥方則加上可活血化瘀的葛根及丹參,幫助血氣流通及止痛。
芍藥甘草湯加味 紓症狀通血氣
研究計劃參加者之一的張婆婆受夜間小腿抽筋困擾數年,每次抽筋痛醒後均須落床拉筋,最後要花逾1小時方能再度入睡。她表示,療程前痛楚達8.5分,每周發作達5次,在接受療程4周後,痛楚降至1分,每周僅發作一次;停藥後1個月雖抽筋再變頻密,但較療程前次數較少及痛楚相對輕微。
雖然「芍藥甘草湯加味」療效顯著,但林教授提醒,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人士、正服用「薄血藥」患者、生育期或懷孕期婦女,以及對白芍、炙甘草、葛根及丹參敏感者,均不宜服用該藥方。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訂閱有賞】25度生活YouTube頻道 暖暖冬日賞你etnet 30週年珍藏版2024年曆卡 + keroppi加大版毛毯!► 立即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