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
【提早退化】疫下久休狂做深蹲,傷膝無法跑跳,關節退化非老人專利
疫下因社交限制,早前在戶外或健身室做運動都有困難,近期不乏巿民「久休復出」,惟因運動突過量致膝痛來襲。有骨科專科醫生指,疫下最多人因久疏於鍛練,突加劇運動量致禍。有病人狂做深蹲後膝痛,致無法跑和跳,檢查後方知膝頭已初期磨損;而關節退化非「老人專利」,有醫生指有10多歲少女因先天「菠蘿蓋」受力不衡而早退化,另年輕人發病多與免疫病相關。
李安邦醫生
骨科專科醫生李安邦指,疫下港人關節健康退步,一是怕感染無及時求醫或覆診,二是久未做運動致肌肉退化,令關節因缺乏支撑,磨損更厲害,「但最多人是無做運動好一陣子後,突然大量做劇烈或不熟悉運動而出事,有病人狂做深蹲後,因姿態不正確傷膝,一度膝痛難以行走,更無法跑跳,檢查後才知膝頭有初期磨損。」
王樂恩醫生
另一骨科專科醫生王樂恩指,疫下因無運動致關節退化病例不多,反而背痛、腰痛和頸痛者眾,相信長期在家少郁動,及減少接受物理治療相關。
年輕人也會關節退化
同時,關節退化絕非「老人病」,王醫生指,先天軟骨「質地差」,或肌肉較弱者,可能很年輕便有關節退化問題,「像肌肉差者,或難以固定『菠蘿蓋』在正確位置,致受力不平衡使軟骨加速磨損,可早至10多歲便出問題,且以女性居多,或與女生天生肌肉較弱有關。」
久未做運動易令肌肉退化,令關節缺乏支撑致磨損更厲害,若突然大量做劇烈運動,容易出事。(iStock)
李醫生補充,年輕人有關節退化,多數與曾有傷患,或罹患免疫系統疾病有關,「像患類風濕關節炎、狼瘡病等,因會誘致體內發炎,加劇軟骨流失和骨質增生,引起痛楚,早至20多歲已可發病。」
適量運動拉筋助預防
治療方法上,服食葡萄糖胺和注射透明質酸「補軟骨」是主流方法。李醫生指,早年曾流行打類固醇針消炎,但因副作用較大,近年已較少採用。他續指,現時新興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和幹細胞(Stem cell)療法,冀助軟骨自行復元,但因研究數據不多,療效仍未可下定論。
李醫生坦言,一旦出現關節退化,現行治療多僅能緩減惡化,而難做到逆轉問題,建議巿民應保持適量運動和合適體重,多步行、踏健身單車等保持體魄。王醫生亦建議多做拉筋運動,增強肌力。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25度生活」,舒適溫度 ‧ 綠色態度 ‧ 樂活自在!►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