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5/05/2021

唔使「撩耳仔」耳垢都會自動排出!幾時先要清除耳垢?

  • 收藏文章

  不少人為保持耳道清潔通暢,不時用棉棒、耳挖或其他硬物挖耳。但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表示,耳垢會隨皮膚新陳代謝而排出耳外,經常挖耳反而容易導致耳道受損及發炎,嚴重時甚至可影響聽覺,平時只需避免耳朵入水和保持乾爽已足夠。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陳鍵明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陳鍵明表示,耳道有三分一在外側、三分二在內側,主要用作收集環境中的聲音、引發共鳴,並將訊號傳到腦部。他指由外耳道表皮脫下的皮屑與外耳道的分泌物會混合而成耳垢(耳屎),可防止昆蟲入侵或預防細菌感染,一般情況下,耳垢會順著耳道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而排出耳外,故不需刻意挖耳作清潔。

 

耳垢被推入耳深處 可致發炎

 

  陳解釋,耳道的皮膚組織較薄,容易因外力受傷,「經常挖耳、不適當或過分用力挖耳等,均可能導致受傷」,且挖耳可能將污垢推進耳內深處,或將不潔物質帶進耳內,若耳道受損更可導致發炎和腫脹,嚴重者甚至可破壞外耳道組織,長遠影響聽覺。

 

  此外,隨著手機普及、疫下進行視像會議成常態等,部分人戴耳筒的時間有所增加,陳醫生指,此舉也有機會堵塞耳垢,若耳筒太大,更可能因不斷塞入或拔出耳道而引致創傷。但他坦言很少人會因戴耳筒而導致耳道受損,惟需注意耳筒的膠質材料可能引起敏感而對耳道構成損害,故選購時應以佩戴時不會造成不適、痕癢為準。

 

  陳醫生表示,平日只需保持耳朵衞生,例如避免雙耳入水、保持耳道乾爽便可,不必刻意清理耳垢。如感到耳部不適,或感覺到耳垢堵塞耳道影響聽覺時,便應求醫。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訂閱有賞】25度生活YouTube頻道 暖暖冬日賞你etnet 30週年珍藏版2024年曆卡 + keroppi加大版毛毯!► 立即參加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