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2022
兒童染新冠注意!易併發多重發炎、損心臟,醫生:曾染疫持續高燒盡快求醫
感染新冠病毒絕非小事,小朋友更易因併發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MIS-C),造成心臟損傷,長遠會增加心血管梗塞等風險。香港兒科心臟學會指,每萬名兒童便有2、3人發病,推算全港最少有20名MIS-C病童;因應MIS-C多在感染新冠病毒後2至6周發病,近月病例或上高峰。醫生提醒,參照海外數據,MIS-C發病年齡中位數為10歲,提醒曾染新冠病毒、高燒持續逾4日且身體有炎症者盡快求醫。
張蔚賢指MIS-C對兒童心血管損傷大,患者最少半年不能做劇烈運動,且日後患心血管梗塞風險或更高。(港安醫院(司徒拔道)提供)
香港兒科心臟學會主席兼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兒科專科醫生張蔚賢分析本港11宗MIS-C個案,均在第5波疫情下由公院及私家醫生呈報,病童年介3至12歲,大部分無打針,發病前已轉陰性,但仍於感染新冠病毒後8至35日發病,最多人在感染14日後出事,全數有發燒,7人有肚痛、肚屙等腸胃症狀、4人有心肌功能障礙、3人影響冠狀動脈、1人有冠狀動脈瘤,1人因中樞神經系統受影響而神志不清。當中6人需接受深切治療,幸毋須插喉,康復進度良好。
曾染新冠 持續高燒速求醫
MIS-C病徵與川崎症相似,如發燒、眼紅、士多啤梨脷等。(港安醫院(司徒拔道)提供)
張指,綜合海外數據,MIS-C發病年齡中位數為10歲,持續高燒、全身出紅疹等症狀與川崎症極相似,惟後者多在6個月至5歲的兒童出現,且男性居多,不足10%人有心源性休克,並且多集中攻擊心臟︰「MIS-C則相反,幾乎100%人有左心室功能受損,全身器官也受攻擊。而川崎症多數經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後已無礙,惟MIS-C患者要打丙種球蛋白及類固醇,嚴重者更要打生物製劑。」
張續說,成人感染新冠病毒後亦可能導致細胞因子風暴,致身體多處發炎,推測與MIS-C發病機制類似,僅因兒童免疫系統反應不同,才會在「痊癒」後發病。他建議家長若發現子女曾確診,痊癒後高燒不退逾4日,便應作醫療評估,包括驗血、照心臟超聲波等。
患者會腹瀉眼紅 身體現紅疹
香港兒科心臟學會前主席吳彥明指,有年約4歲女童打首針科興後18日,感染新冠病毒且有發燒、咳嗽等,數日後痊癒,惟至本月初再度高燒,隨後有嚴重腹瀉、胃口差等症狀,更有眼紅、面部及身體出紅疹、士多啤梨脷等典型川崎症病徵,經心臟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心血管發炎等問題,證實出現MIS-C。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 上一篇:疫下焦慮易爆濕疹!逾半患者有「類固醇恐懼症」!醫生:自行「戒類」令病情惡化、「一劑斷尾」想法不切實際
- 下一篇:長新冠|65歲康復者出現17種症狀!與腸道微生態有關!中大研究:指定微生態配方可減輕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