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9/2022
原因不明的肚痛、肚瀉、便秘?「腸易激綜合症」分4大類型!壓力大、常焦慮人士留神
都市人生活緊張,不論老少平日均積累不少壓力,並可能因此出現原因不明的肚痛、肚瀉或便秘等症狀。有醫生指出,如有關情況持續,且檢查身體後仍找不到原因,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患上慢性腸病「腸易激綜合症(IBS)」;有關病症成因之一涉及心理因素,同時也可能是隱性情緒病的表徵,甚至與其他下消化道重症有關,籲患者盡早求醫。
腸易激易於承受巨大壓力的人士身上出現
IBS屬於一種長期性、功能性的腸道失調,常見症狀包括經常腹痛、腹脹、腹瀉和便秘等,惟誘發原因眾多,包括腸道動力過快或過慢、遺傳、心理因素、腸胃發炎等。雖然世界衞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將IBS歸類為消化系統疾病,但不少文獻將其成因指向患者的心理健康,因人體面對壓力時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繼而刺激腸道活動。
壓力大常焦慮人士高危
香港在2009年曾進行研究,受訪的2,000多人當中,IBS患者的「廣泛性焦慮症」病發率較非患者高5倍,而「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的IBS病發率則高非患者4.7倍,故研究認為IBS與「廣泛性焦慮症」有莫大關聯。另外,研究雜誌《自然-遺傳學》去年11月亦刊登文章,指出逾5萬名IBS患者中,與IBS有關的4個基因,均是與情緒和焦慮障礙有關的基因;英國心理學會亦曾指,IBS易於承受巨大壓力的人士身上出現。
有醫生表示,治療IBS一般會先要求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例如要求患者放鬆心情、保持充足休息和睡眠,並多吃含豐富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另外也要避免進食引致腸胃不適的食物,並需確保吸收足夠營養。如情況未見改善,醫生或營養師可能會為患者制定FODMAP(可發酵寡糖、雙糖、單糖和多元醇)飲食餐單,又或處方藥物以緩和病徵。
必要時須轉介心理治療
雖然IBS不是嚴重疾病,也不會致命,但其症狀可持續長時間,影響患者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質素,甚至可能會在考試、面試等重要關頭「發作」。有醫生警告,IBS可能是患有抑鬱症、焦慮症等隱性情緒病的表徵,患者會持續感到情緒低落、疲倦、暴躁、專注力下降甚至有輕生念頭等;而IBS的病徵也與大腸癌、慢性腸臟發炎(包括克隆氏症)等其他下消化道嚴重症病類似,如懷疑自己患上IBS便應盡快求診和進行檢查,讓醫生作出診斷,必要時可能需轉介進行心理治療。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財經‧生活app,一app在手,天下暢遊!►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