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2023
早期肺癌難察覺,晚期確診存活僅5%!如持續有這幾個症狀,恐怕是晚期!團體促政府推篩查計畫
肺癌是本港最具殺傷力的癌症,2020年有5,422宗新症、3,910名患者死亡。有專科醫生指出,肺癌的症狀不明顯,即使是非吸煙者也有機會患上,惟因本港缺乏肺癌篩查機制,不少患者確診時病情已是第3期甚至第4期,5年存活率可從第一期的92%急跌至5%,籲政府加強癌症篩查機制「救命」。
現年53歲的Michelle在2013年不時頭暈、抽筋以至休克,但驗不出患貧血,終因休克送院後才被驗出為第4期ALK非小細胞肺癌且出現腦轉移。她坦言感到震驚,因自己沒有患肺癌的因素,雖然病情現已穩定,但仍要服標靶藥,認為如能及早確診和接受治療,將可減輕日常負擔。
早期發現 5年存活率達9成
組織籲政府擴大現有的篩查計劃,拯救更多生命。
香港精準腫瘤醫學會主席、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指,癌變過程最少需數年,理論上有足夠時間發現問題及作治療,如肺癌、乳癌、大腸癌和子宮頸癌等常見癌症,如能在第1期已被發現和治理,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90至98%,惟因本港缺乏肺癌篩查機制,數字顯示確診時已是3至4期的肺癌患者比例高達72%,後者的5年存活率跌至僅5%。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直言,早期肺癌沒明顯病徵,如有持續咳嗽、咳中帶血、肺炎持續復發、深呼吸時胸部隱痛等問題,幾乎肯定已是晚期,治療即變得「高價低效」。
同路人同盟秘書陳偉傑稱,去年8月2日「香港肺健康月」期間為30人免費照低劑量肺電腦掃描,即找到一名1期肺癌患者,反映篩查的重要性。區兆基強調,每日都有患者死於癌症,籲政府擴大現有的篩查計劃,拯救更多生命。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