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2/07/2019

【扁膊疼痛】肩關節「啪」一聲好小事?2個動作治療關節脫位

  • 收藏文章

  關節脫臼時,醫生會將肱骨頭(上臂骨前端)歸位至關節盂(腔)中,這個過程稱為閉合復位(Closed reduction)。當肩關節恢復到正確位置,疼痛就立即停止。但肩關節一旦發生過脫臼,日後可能會變得不穩定,並且容易再發生脫位,曾有傷者亦因為創傷不斷累積,而產生關節半脫臼。

 

  有些半脫位的傷者可能在日常生活發現,在活動關節時不經意聽到「啪」的一聲,關節活動得以恢復,他們以為這很小事,但卻極有可能導致不良後果。因為關節中骨頭雖然已經復位,但不完全脫位和半脫位導致的關節囊和韌帶的損傷已經無法即時恢復的,一般來說,應固定傷口休息2~3周才能康復。

 

  肩關節本來就是不穩定,遇上受傷或扭動過多時便會出現疼痛2/3的肱骨頭位於關節盂外的情況。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在正常情況下,肩胛骨關節盂朝向上、前及外側。

 

 

  由於手臂處於內收位置,使關節囊上部及上側盂肱韌帶變得緊張,被動地阻止了肱骨頭的向外側及下方移動。這個動作在避免向下脫位的同時,亦增加了關節的穩定,肩袖肌群的工作便會増多,特別是肌纖維呈水平走向的肌肉,如小圓肌、岡下肌、三角肌的後部肌纖維。這也是不少傷者只會感到肩部後方不適,但甚少發現自身的部呈半脫位的原因。

 

  肩關節的動態,因素由肩關節周圍的肌肉維持。其中肩袖是維持動態穩定的關鍵,肩袖主要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組成。岡上肌通過將肱骨頭向關節盂牽拉來保持肩部的穩定。

 

外旋:三角肌後束、岡下肌、小圓肌,在保持肩胛及肱骨穩定的功能 (網上圖片)

肩胛前後移動運動,每次20-30次,以無痛楚的幅度為準,每天2-3次。

前臂用力頂著門框或牆,感到肩胛後方用力對抗便可, 維持10-20秒,重複10次, 每天進行3-5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限時獎賞】申請《串流版IQ》贏取高達$300獎賞► 立即申請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名廚煮場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