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2015
少用電腦少看書,為何仍有眼乾症?
譚莉英
註冊中醫師
在電台節目《莉英談深》分享過家長焦慮症後,很多家長朋友紛紛發出不同的題問,其中一項令大家頭痛問題,便是眼乾症。可憐的Tina不但兒子遇上眼乾困擾,就連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
Tina問:「我雙目經常出現
1.眼睛乾澀,容易疲勞。
2.眼睛會紅、酸、癢,感覺有異物感、刺痛感和灼熱感等。
3.對外界刺激(如光線、風、煙)敏感,有時會有短暫的視力模糊。
4.眼內或四週有黏稠的分泌物。
這些困擾已反覆出現半年了,初時以為只要滴點眼藥水,甚至塗點眼睛保濕啫喱便了事,怎料情況不但絲毫沒有改善,還每況愈下;禍不單行,近日見兒子經常用力眨眼,問及原因,原來與我一樣眼乾澀不適,我見事態不妙,遂找你求救,這是遺傳嗎?是我累了兒子嗎?」
我見Tina提及兒子有點兒激動,故先安撫她,讓她沉澱下來,並說:「放心,你不但沒有連累孩子,還將最好的基因傳給他,所以這與遺傳無關,關鍵是我們先要明白何解會出現眼乾症。
首先思考,淚液的來源途徑為何?它的原料必源於飲食,經胃腸消化吸收,淋巴管、血循的傳播,送到了眼睛,眼部腺體將原料轉化為淚液,分泌出去。換言之,即便是一滴淚水也得經過全身大小臟器、組織的通力合作,才能產生,其中任一環節出狀況,淚液的產生就會出問題。因此治療乾眼症,單從眼睛的局部下手,必定失敗。
乾眼症屬於白澀症、乾澀昏花症的範疇。中醫理論認為,黑睛屬風輪,在臟為肝,肝開竅於目,淚為肝之液;肝藏血,津血同源,生理上相互補充,病理上相互影響。
成因:
1.眼睛使用過度
現代人多長期盯著螢幕或書本,為許多慢性目疾之主因。
過度用眼會耗損相當多的物資與能量,中醫有「久視傷血」的說法,此「血」泛指滋潤營養身體組織的重要物質。一般,當身體有所不足時,最先被犧牲的就是次要的、對生命無即時威脅的機能或組織。在眼睛,當用眼過度時,大量物資與能量被消耗在視力上,相對較不重要的淚線預算就被縮減。且眼睛過度運轉所產生的代謝廢物也會堆積在眼球周圍,阻礙營養物資的輸入,致眼睛乾濇、疲累。
乾眼症皆非一日可成,人體內的物資及能量是有限的,長期過耗,「國庫」能不虧空嗎?因而成為稍用眼即感乾澀,甚至終日眼乾的虧虛體質。在眼睛乾濇之外,其它組織臟器亦必受牽累,患者可自覺到的就有頭痛、耳鳴,口、舌、咽喉、鼻腔乾燥,皮膚乾燥、搔癢、脫皮等等,乃至「上火」的種種症狀。
現代人用眼的同時,還多兼用腦(如看著螢幕思考)。在中醫,腦由「腎水」所滋養,「腎水」是一群更基礎的營養物資,是發育、生長、生殖的原料,例如腦神經元之間新增的突觸就靠「腎水」滋養。而過度用腦會耗掉極多的基礎物資。
眼、腦齊耗,尤如蠟燭兩頭燒,掏空這個身體,甚至「動搖國本」,致全身「乾溏」,甚至影響到身體的生長、修復力及生殖力。
2.循環不良
一般組織之血液、淋巴循環示意圖身體的循環包括動靜脈、微血管、淋巴管、組織間隙、與現代醫學所忽略的經絡系統。
淚液的原料與營養由胃腸消化吸收後,必經由淋巴管、動脈的輸送,組織間隙的擴散,方得以抵達眼部的腺體,合成、分泌出淚液。而血管、淋巴管、組織間隙的瘀阻則不利於淚液原料及營養的輸送。現代人飲食西化,又缺乏活動,循環不良實屬普遍現象,常兼見許多文明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等。屬中醫的「痰、瘀」的範疇。
在過度用眼者則易在眼球及周遭組織堆積代謝廢物,致局部循環不良。淚腺在潤滑眼球表面之外,更是排泄器官,眼膠即內含眼睛的代謝廢物,當用眼增多時,眼膠亦隨之增多。但當淚腺分泌低下時,眼屎排出亦少,眼睛的代謝廢物更易堆積,令眼周局部循環更差。
3.臟腑機能低下
如前所述,全身的大小臟器、組織皆與眼睛的健康與否息息相關,底下僅舉數例說明之。
脾胃是人體一切營養的源頭,若胃腸對飲食的消化、吸收不良,即便吃再好的補品也枉然,淚腺的營養及淚液原料的補給一缺乏,眼睛即容易乾涸。然而,現代人卻常以暴飲暴食、冰冷品或燒烤油炸物、進食不定時定量等惡習戕害自己的脾胃,生活忙碌、緊張、精神壓力大亦是影響脾胃的要因。
心臟、血管、淋巴管、組織間隙是人體運送營養(包括淚液的原料)、排出代謝廢物的運送動力源與通道,特別是,人體的大靜脈、大淋巴管皆有防止回流的瓣膜,適度的運動可壓縮靜脈、淋巴管,幫助血液、淋巴液的回流,既增加體液的流動、又減少心臟負擔,但現代人多坐少動,亦是循環系統劣化之因。
肺臟則提供組織充份的氧氣,排出組織燃燒所產的二氧化碳。常肺氣虛弱、感冒或經錯誤的治療可致肺臟的換氣機能低下,甚至鼻敏感、瘜肉、哮喘或呼吸道過敏者,都會影響眼周循環及生活品質。若換氣機能低下,淚腺缺乏氧氣,即便營養、原料充足,也無法充份作用,合成、分泌出淚液。」
Tina說:「孩子是經常忙於讀書與使用電腦,但我並無看書報的習慣,又少用電腦,何解我一樣出事?」
經了解後,Tina眼乾症因更年期綜合症所致。由於肝腎虧損,出現更年期收經;肝開竅於目,腎主水,肝腎虧損,雙目乾澀過敏不適。
Tina問:「那可怎麼辦?」
我答:「現在流行微運動,一於按穴位作微運動去處理不適吧,好處是成人與孩子皆可自由操作。
穴位:
太陽: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
功效:養眼明目、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
印堂:位於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
功效:清頭明目、疏風止痛、增強眼部及頭部的血液循環。
合谷: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
功效:明目鎮痛、開竅醒神、通經通絡、疏風解表。
做法:每日3次,每次30壓,穴位按壓到有酸脹度為佳。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訂閱有賞】25度生活YouTube頻道 暖暖冬日賞你etnet 30週年珍藏版2024年曆卡 + keroppi加大版毛毯!► 立即參加
- 上一篇:水腫源於身體缺水 黑豆燉豬肉補腎利尿
- 下一篇:忍便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