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6/04/2022

天氣潮濕反而皮膚乾?脾胃運化差!推介「蓮子芡實薏米粟米湯」健脾去濕、益腎養心!

  • 收藏文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近日終於看到陽光。」Rachel說。

 

  「雖然近日乍暖還寒,剛過去的三月,創有紀錄以來三月份最高氣溫。」我說。

 

  「竟然這樣。上周天陰陰,又下毛毛細雨,令人很鬱悶。」Rachel說。

 

  「外在環境的確影響我們,正正符合傳統古人強調天人合一的思想。天氣潮濕,很多人都覺得很『濕』,『濕重』。甚麼是濕?

 

  中醫認為濕性纏綿,即是濕邪挺難搞。濕為陰邪,黏滯固著,不易速去,所以濕邪為病,往往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纏綿難愈。

 

  因為濕會阻礙氣血流通,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打個比喻,太陽不出來,又滿布污雲,人自然會覺得昏蒙眩暈,沒精打采。

 

  如果濕阻中焦,則影響消化,沒有胃口。如果濕阻下身,大便會變得黏滯不爽、小便混濁。」我說。

 

  「為甚麼皮膚會乾?我感到嘴唇偏乾呢。」Rachel問。

 

  「因為濕使氣血運行不暢,使氣血不能到達嘴唇,嘴唇不夠濕潤,會變得乾。另一方面,脾喜燥則惡濕,脾胃運化失司,不能有效把食物中的水穀精微消化和運送到身體各處。」我說。

 

  「原來如此。請問有沒有解決方法?」Rachel問。

 

  「當然要健脾祛濕,常用的食物有粟米和薏米。粟米性涼,味甘鹹;入腎、脾、胃經;有健脾和胃,補虛損,除煩止渴,通利小便的功用。薏米,即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胃、肺經,能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天氣潮濕容易腹痛腹瀉,可以吃蓮子和芡實。蓮子性平,味甘、澀,入脾、腎、心經,能益腎固精,補脾止瀉,止帶,養心。芡實性平,味甘、澀,入脾、腎經,能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

 

  這些材料可以加紅蘿蔔和瘦肉,則成為時令湯水。」我說。

 

  「太好了,又有保健湯水推介。」Rachel說。

 

  「趁好天氣,多出外走走,使氣血運行,幫助陽氣升發,才能順應自然。」我提醒。

 

下頁即睇「蓮子芡實薏米粟米紅蘿蔔瘦肉湯」點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限時獎賞】申請《串流版IQ》贏取高達$300獎賞► 立即申請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Call Me Docto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