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6/04/2016

長跑好危險?逾千人抽搐原因何在?

  • 收藏文章

  「話說,有一個城市舉辨一次長跑比賽,一鳴驚人!」友人說著。

 

  今天,正值放假,跟友人郊遊時閒話家常。

 

  那個比賽包括全馬、半馬、十K,賽後有多達1萬3千人次求醫(數字及說法取自當地報章)!在2萬個參賽者中,不論是萬多人的傷者或是萬多人次的「醫療援助」,都足以引起外界關注。

 

 

  在比賽中,有9800多人出現抽筋癥狀、1700多人扭傷,還有擦傷、滑倒、暈眩及⋯⋯17宗送院。當我們在研究每一個賽事時,天時地利用人利在考慮之列,也是教育運動員要多留心的事項。按紀錄,當天是一個下雨的日子,氣溫和暖,溫度在攝氏18-23度,沒有太多上斜的路面。因為上斜路段是跑者的夢魘,當然少不了膝傷腳患及跑者膝(膝後軟骨磨損及臏股關節的問題,詳見之前的文稿)。

 

  下雨會增加滑倒的風險,不過雨水可是不錯的降溫環境,有經驗的跑手選擇一些防滑功能較好的跑鞋,便沒有問題,而且多準備一對後備襪子,拖鞋或涼鞋,在賽後換上便可減少腳部的不適;反而要小心被胡亂棄置的便利雨衣,「賽道上、路邊的草坪上,到處都是跑手用過的一次性紙杯和香蕉皮」,這可以是人為的陷阱。

 

  氣溫方面,超過攝氏20度,可以算是熱了一點,只會影響新手一族,多數出現熱抽搐,只是9千多名賽員都出現抽搐⋯⋯也不大可能。

 

  「多數是訓練不足、熱身不足、疲勞、裝備等問題。」朋友說出了重點。

 

  是的,抽搐的原因,多數是因為自己,比賽前沒有足夠休息,或是當天清晨狂灌咖啡、提神飲品,維持精神,可惜這些飲品都是排水劑,在提神的同時亦會令身體缺水(順道排出電解質),容易引起抽搐、甚至熱衰竭等問題。而裝備方面,曾不只一次見識到當地的跑手是臨時報名的樣子,有的是穿便裝牛仔褲,有的是登山的樣子。

 

  「有些報導更指其中一名女選手曾前往救援站15-16次⋯⋯不是有些奇怪嗎?還有那些腹痛,是因為吃下選手包的肥皂嗎?(大誤!)」

 

  肌肉抽搐可以分為局部抽搐及全身性抽搐,局部的抽搐,與運動相關,例如長跑中,下肢的肌肉因柔韌性太差而引起問題,只要在運動前多作伸展運動,賽前加重訓練等,都可以避免問題。如遇上全身性的手抽搐,那便與電解質不平衡、神經糸統、心臟血液循環等相關,可以引起致嚴重問題,需要入院處理的,因此,請大家在參與長跑運動前要多加留意自己方的身體狀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25度生活」,舒適溫度 ‧ 綠色態度 ‧ 樂活自在!► 立即訂閱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中醫養生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