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1/2018
【救心黃金十秒】冬天應如何保護心臟?必須了解的危險信號及緊急應對措施
據天文台的報導,今星期的溫度又再次急跌至最低只有9度,除了要注意流感高峰期外,更要小心另一突發性奪命殺手──心臟病。歐洲心臟學會曾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年冬季心臟病的發病率都會達到高峰,原因是寒冷天氣容易引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及心率加快,誘使心臟病發;同時氣溫驟降容易引起呼吸道及其他疾病發作,從而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冬天應該如何保護心臟?
1.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唔好因為怕凍就唔開窗啊!)
2. 規律的生活作息(新年節目特別多,但切忌玩通宵又大魚大肉)
3. 注意保暖(瞓醒別立刻離開被子,要活動一下身體;洗澡前應先讓浴室充滿熱氣,再脫衣服;外出時一定要穿夠衣服)
4. 喝足夠的水(一日8杯水)
5. 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吃一些含豐富纖維的食物)
6. 患心臟病者定時服藥
7. 保持良好心情,避免過於激動和情感上的大喜大悲
火鍋亦是不少港人冬天的至愛,不過,醬料和湯底大都含很高鹽分(鈉),會令血壓在短時間內上升。豬骨或連皮烹煮的雞、鴨鍋,所含的脂肪和熱量非常高,當中的飽和脂肪更會增加身體壞膽固醇的比例,並加促脂肪斑塊積聚在血管內壁,阻塞血管通道,導致心絞痛或心臟病發。所以,要保護好心臟,記得不要多吃啊!
再者,不少心臟病患者為增強抵抗力,都堅持晨運,但天氣冷的日子,室內外溫差別甚大,其刺激會加重心臟負擔,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律失常,嚴重甚至猝死,所以大家在冬季都應該避免於日出前,或天氣寒冷時進行戶外運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25度生活」,舒適溫度 ‧ 綠色態度 ‧ 樂活自在!►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