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2020
【消委會報告】70款薯片薯條含可致癌物!邊款超晒標?邊7款零食無事?
本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少打工仔待在家裏辦公期間,總是無法抵抗零食的誘惑;當中薯片更是頭號誘惑!消委會從市面搜購了67款預先及10款非預先包裝零食,包括薯片、薯條、粟米脆片、蝦片、蝦條等進行測試,發現逾9成樣本含可致癌物質丙烯酰胺(acrylamide),其中9款更超出歐盟標準,分分鐘少吃都會壞肚皮!
小知識:丙烯酰胺是一種有廣泛工業用途的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可能令人類致癌」(第2A組)。在製造薯片、薯條類產品時,經油炸、烤焗等高溫(高於120°C)及少水份的程序,就會產生丙烯酰胺。
目前香港並沒有法例規管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但根據歐盟法規2017/2158「減少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緩解措施和基準水平」,每1公斤即食薯條/預先包裝薯類食品,若分別超過500微克/750微克,即屬「超標」。
在77款零食樣本中,除1款蔬菜脆片及6款蝦片外,所有樣本均含有丙烯酰胺,當中以預先包裝薯片、薯條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最高!在29款預先包裝薯片、薯條中,有9款更超出歐盟標準;最高一款是Topvalu Best Price Potato Chips Salt Flavor,每公斤含2,614微克丙烯酰胺,為眾多樣本之冠!
9款丙烯酰胺含量超標的預先包裝薯片、薯條:
Mackie's of Scotland Potato Crisps Haggis & Cracked Black Pepper Flavour(網上圖片)
M&S Sweet Chilli Hand Cooked Crisps(網上圖片)
Meadows薯片—冬蔭功味(網上圖片)
下頁續看 其他丙烯酰胺含量超標的薯片、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