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2022
食隔夜飯餸求其翻熱,隨時食物中毒!專家:蒸好過叮!
疫情下,不少上班族轉為在家工作,部分人或會自製午餐或翻熱隔夜飯餸當午餐。但翻熱飯菜若溫度不夠高和翻熱時間不夠長,恐致食物中毒。
專家教路,用蒸熱方式可令食物受熱較平均;以微波爐翻叮飯菜,食物的中心溫度需達攝氏75度或以上;營養師則提醒,蔬菜類如加熱時間過長,會減低抗氧化營養素。
方麗影博士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食品科學及安全(榮譽)理學士課程主任方麗影博士表示,用餐時飯餸於室溫下擺放至少1至2小時,或已滋生細菌,若剩菜存放雪櫃的溫度不夠凍,一晚過後剩菜的細菌數量會大大增加,如翻熱隔夜飯餸的溫度不夠高、翻熱時間不夠長,進食後有機會引致食物中毒。
剩菜存放雪櫃一晚過後細菌量可大增,須注意翻熱時溫度要夠高、時間要夠長。
加熱時間要充足 食物中心須達75℃
方指,加熱時間很重要,因傳熱過程中,熱能由外至內和根據火源由下而上,加熱時食物或煮食容器的外圍會首先受熱,然後熱力逐漸傳遞到食物或容器的中心位置。如加熱時間短,熱力未傳遞至食物的中心點,就會出現受熱不均,甚至一邊生一邊熟。她續說,以微波爐翻熱食物容易令人產生錯覺,因容器很熱,以為食物已夠熱,但食物的中心溫度至少需達攝氏75度或以上,才算安全。
如要食得安心,方麗影建議用高溫蒸煮的方式加熱食物,她指,水蒸氣能帶動熱力傳遞,使食物不同位置的受熱時間較平均,只要蒸煮時間足夠,食物就能徹底煮熟及熱透。她說,若加熱水份高的食物如湯和粥,其受熱情況會比較平均;若加熱的食物缺乏水份如白飯,熱傳遞的速度就會較慢,食物中心的溫度便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安全指標。方建議,用微波爐翻熱白飯前可在白飯上加些水,以提升熱傳遞的速度。
翻熱白飯宜加水 粥不時攪拌
不過,翻熱稠糊的食物如粥,需不時輕輕攪拌它,才可令食物均勻傳熱;如沒有攪拌,高黏稠度的粥便會黏着加熱容器,「黏底結焦」形成硬塊,硬塊就會成為一個阻隔,阻礙熱力傳遞至容器的中心。
不過,若加熱食物時間過長,則會影響其營養價值。美國註冊營養師葉俊言指,如果蔬菜的加熱時間過長,會減低蔬菜的抗氧化營養素,降低抗氧化功能。他指,抗氧化功能有助增強免疫力,以對抗外來病毒;同時能保護皮膚,減低紫外綫對皮膚的傷害﹔以及保護心血管免受自由基傷害。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限時獎賞】申請《串流版IQ》贏取高達$300獎賞► 立即申請
- 上一篇:確診輕症留家自救?中醫:喉痛可飲「胖大海羅漢果水」;精神胃口差、輕微發冷飲「太子參陳皮湯」(附材料做法)
- 下一篇:睇《大叔的愛》睇到肩頸痛、手部痲痺?長期床上煲劇錯姿勢,易患「胸廓出口綜合症」!未必關頸椎事,嚴重可令肌肉萎縮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