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2019
【M痛這件事】中西醫「雙劍合璧」!解構經痛體質與成因+教你擊退經痛
從中醫角度解構「經痛」成因
女士們如果有睇中醫的習慣,有一個詞語,你必定不會覺得陌生──「宮寒」,辦公室OL經常坐於冷氣房,又不時進食生冷食物,如:凍飲、沙律、雪糕等,就會造成中醫所講的「宮寒」,即子宮「凍親」,以致氣血凝滯不暢,而子宮肌肉亦會因為出現缺血痙攣而引起疼痛。
而中醫一般會將經痛分為5類,包括:氣滯、寒凝、濕熱、血虛、血瘀,若經前或經期下腹脹痛或刺痛,多屬氣滯血瘀;行經期間或經後下腹隱痛,則多屬氣血虛弱;至於小腹冷痛者,就多屬寒凝或陽虛。
其他徵狀:
氣滯:經前會出現乳脹,經前或月經期間,下腹會脹痛,血色暗紅
寒凝:經血少而不順暢,色暗和有血塊、怕冷、大便呈半液體狀
濕熱:經血呈紫紅色、質粘稠有臭味、口苦身熱、便秘
血虛:經血色淡,容易疲倦、頭暈、面色泛黃
血瘀:經血少而不順暢,色暗紅,直至血塊排出時疼痛才減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