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31/01/2020

【立春養生】中醫話:「肝木逢春生」;立春起居飲食要養肝護肝,莫生氣

  • 收藏文章
Text: 註冊中醫師林綺桐

  中國人養生重視節氣,農曆新年剛過,很快在2月4日就要迎來立春了。立春乃二十四節氣之首,與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 「立」表示開始的意思,即是從立春這天起,就要步入春季,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成過去,萬物復蘇的春季開始了。白天漸長,黑夜漸短,日照時間增長,相應的陽氣由「冬藏」的狀態,變化到「春生」的狀態。

 

春季與肝臟關係密切

 

  按照中醫的理論,春天五行屬木,五臟為肝,肝木逢春而生,所以春天是肝氣最旺盛的季節。由立春開始,需要注意養肝護肝的工作。肝的特點是主疏泄,疏泄主要表現在調理氣機方面,氣機得疏泄,人體的氣才能正常運作;相反如肝疏泄失常,人體便會出現一系列氣機失調的情況,如肝氣犯胃,便會胃氣頻作、胃脹。

 

  此外,在中醫學裏,五臟代表五行、五色,又化為五志(情志),這是中醫學中的臟象學說,是一種類比法,例如肝代表木、通春天之氣,而在情志方面表現為怒,肝氣旺盛則易怒。由於肝代表木,樹木之木,肝氣必須舒暢無阻,人才健康,如樹木的生長,不能被壓抑。

 

  肝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因此在春季養生,切忌情緒暴怒,更忌鬱鬱不歡。宜順應著春天升發之氣,讓情緒像植物萌發般舒展,保持心境開朗,嘗試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事情,才能養肝。

 

偏辛散食物如春筍,有助升散肝木之氣。(iStock圖片)

 

不宜大補,宜吃辛散、甘味食物

 

  至於春季的飲食,亦與秋冬大不同;不適宜過於溫補或像秋冬那樣大補,否則容易釀成熱氣。在春季,陽氣初生,可以適當食用偏辛散之品,例如韭菜、菠菜、葱、芫茜、蒜、芽菜、春筍等,以助升散肝木之氣。同時不宜食吃太多酸收之味,因為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升發和肝氣的疏泄。除了辛散之品,亦可適當進食一些甜味食品。《千金要方》中就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因為五行中,木剋土,木為肝,土為脾胃,若肝氣、肝火太盛,會傷及脾胃。甘(甜)味入脾,能健脾保胃,故此進食甘味食品,以防肝氣傷及脾胃。

 

下頁睇養肝茶療推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健康好人生」,助你實現健康好人生!► 立即訂閱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Call Me Docto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