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5/06/2021

管它是「糉」還是「粽」,好吃就是王道!來一口「糉子斑蘭葉串」提升免疫力,撐過疫境!

  • 收藏文章

  小孩子都知道端午節,是吃糉子的節日吧?!(記得它跟屈原有關的話,爸媽們,請代我奬你們小孩一點點糖果吧,哈哈)在香港,愛用 「糉」 這個字;在台灣,則常用 「粽」 。不管是 「糉」 ,還是 「粽」 ,泛指那些用葉子包裹糯米飯的食品。看到這裏,你大概會這樣問,「那麼,珍珠雞呢?荷葉飯呢?」(兩者皆為常見的港式點心)。

 

  雖說都是用葉子裹的,但珍珠雞、荷葉飯用的是荷葉,而端午節的糉子,普遍用的是竹葉,和柊葉兩種。至於裏面裹米飯呢?它們用的都是糯米。「連香港常見的鹼水糉也是嗎?」 吃過鹼水糉的朋友,都會發現,糉子裏那包裹著,那看來呈淡黃色,半透明,滿黏的米粒,並不是甚麼特別的米飯,原來是糯米充分吸收了鹼水的後果。

 

  香港的糉子以鹼水糉、裹蒸糉和鹹肉糉三種為主,而台灣呢,分北部和南部粽。前者食材和調味一起煮好後,才包裹成糉子的形狀的;後者是包裹生的糯米跟餡料後,才一起去蒸煮的。因此,南部的朋友常笑說,北部粽似裹在葉子裏的油飯。對於我這個香港人來說呢,北部的,則跟香港的糯米飯有點相似。反而,南部粽比較對胃,因為香港的,不就是這個做法嗎?

 

  管它是甚麼糉子,好吃的才是王道。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台灣端午節的氣氛,都給世紀病毒蓋過了。可憐店家,疫情影響下,人們都待在家吃飯,糉子的生意變得異常的糟。其實呢,請問一下,端午節的重點和意義,是在糉子嗎?還是,紀念屈原?或是,跟家人、朋友相互送糉子問好呢?選哪一項都可以,選甚麼都沒關係。現在,請大家先好好保重身體,一起來撐過這場疫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限時獎賞】申請《串流版IQ》贏取高達$300獎賞► 立即申請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名廚煮場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