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6/12/2014

鬱能醫

  • 收藏文章
Text: 陳嘉惠

  一日多宗的自殺事件不但令人憂傷,更令人十分擔憂。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3.5億人,本港亦有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抑鬱症每年直接或間接引致100萬宗自殺死亡個案,它本身是近代十分普遍的情緒病,是可以治療的。有估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疾病第二位殺手,發病率僅次於心臟病。因此,我們必須多加留意自己及身邊人的情緒問題,及早治療。

 

  要治療抑鬱症,最重要的當然是靠藥物及心理治療,其次是配合飲食、吸收充足陽光(維他命D和大腦內血清素濃度相關)、日常做適當的運動(分泌令人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朋友與家人的支持及分擔(愛令人更有希望)。

 

  中西方解釋情緒病有所不同。西醫認為,人體缺乏或分泌不足能夠控制情緒與壓力的血清素,會為人帶來負面情緒及情感;中醫則認為情緒由肝主管,肝氣鬱結引致內分泌紊亂及各樣情緒毛病,包括失眠、頭痛等。因此,西方的治療是以提升血清素為主,而東方治療則着重舒肝。

  (談抑鬱‧二之一)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好營養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