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4/07/2019

【媽媽壓力】患產後抑鬱不代表失敗!陪伴與傾訴是痊癒關鍵

  • 收藏文章
  • 親子語

 

  寶寶安全來到這個家,是值得慶祝的事,不過對不少媽媽來說,孩子的出生可能是苦樂參半。

 

  據英國統計,大約10至15%的新任媽媽,有產後抑鬱症 (PND) 的問題,一般同時出現焦慮情況。患者會持續情緒低落,也有抑鬱症的常見徵狀。嬰兒出生的首12個月,PND 可以介乎溫和至嚴重程度。

 

  PND 來說,部份媽媽會比其他人有較高風險,例如曾經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或者懷孕或生育期間有困難經歷的,以及缺乏支援等。不過,PND 可以影響任何背景的人。

 

  專家指出,生育後的一些焦慮及壓力,是預期中的事,重要的是留意徵狀是否持續。

 

  「如果徵狀持續,沒有好轉,最好就見醫生,看看是否與產後抑鬱症有關。有些情況下,求醫不要遲,例如媽媽有自殺傾向,或者想傷害孩子。」

 

 

  Laura 就曾經經歷一次困難的剖腹生產,稍後就出現焦慮,而且變得越嚴重。嚴重失眠令她困擾,到了孩子8個星期大,她決定要求醫,展開了漫長而最終成功的治療過程。

 

  初期,她遇上了一位不屑一顧的醫生,不過她決定要堅持下去。「當你察覺到有問題,就算不像抑鬱症的徵狀,也應該要求助。不要放棄,直到你等到需要的支援和治療。」

 

  有媽媽不願求助,其中一個原因是,若果被發現自己有 PND,可能會寶寶會給帶走,要交到家人照顧等。不過,把寶寶留在身邊,就是治療的目的。PND 支援機構 PANDAS 就提到,誠實和坦白是最佳的方法,也同意有問題的話,要盡快向醫生求助。

 

  互相支援是重要的事,所以才有 PANDAS 等機構的出現。找到傾訴和支持的伙伴,可以減輕寂寞感。有研究說,身為人母可以很寂寞,就如經歷離婚或者喪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健康好人生」,助你實現健康好人生!► 立即訂閱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中醫養生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