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2016
患糖尿病唔想打胰島素?針灸可降低血糖
譚莉英
註冊中醫師
好友Annie在一個月內體重驟降二十多磅,而且出現異常的口渴和尿頻,又感覺非常疲倦,晚上更見燈光散開成幾個光團,工作也因此要暫停。經檢查後發現空腹血糖嚴重超標到22mmol/L,血糖過高開始傷及眼部周圍血管和視神經,因不想終身注射胰島素針,遂來求診。
Annie問:「譚博士,請問甚麼是糖尿病?」
我答:「糖尿病的患病率很高,全球約1.75億人,在香港便有70萬人,大部分是未知道自己已患病的。隨着人口老化和肥胖人數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只會有加無減。
中醫學很早以前就已經有關於此病的記載。在中醫學文獻中,將糖尿病歸屬於消渴病的範疇。中醫學消渴病的臨床表現,基本上概括了糖尿病的特徵,亦是世界醫學史上對糖尿病最早的記載。歷代探討消渴病的中醫文獻眾多,而現代中醫學亦已用與西醫學同樣的標準來診斷糖尿病,對該病的理論、臨床與實踐經驗研究也非常之多,因而對該病的預防、治療與調理都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中醫認為消渴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病證,燥熱為標、下焦腎虛為本。病因與情緒激動、嗜酒、多嗜肥膩重厚味和房勞有關,有些人出生時已是陰虛火旺,這和先天因素有關,所以有些患者年紀輕輕便患糖尿病。
消渴病分上、中、下三消,內熱主要在肺,稱上消,病徵是口渴多飲;內熱主要在胃,中消,病徵是多食易飢;內熱主要在腎,下消,病徵是尿頻量多,如脂似膏,尿有甜味,消瘦無力。並不是每個患者都有齊三個典型特徵,有些只有其中一個或兩個,也有一些連一個特徵也沒有,只在驗血時驗出血糖超了標。」
Annie續問:「那我的症狀明顯嗎?」
我答:「糖尿病的主要症狀:
很多人在糖尿病的初期,往往沒有感覺到甚麼異常或不適,而身體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惡化,初步發生時可發現口渴多飲,多食善飢或食慾減退,進而感覺頭昏頭痛、容易疲倦、嗜眠、全身無力感、體溫不隱、面色萎黃、頻尿或夜間多尿、尿味異常、尿液表面呈油狀、體重突然減輕、血糖高及尿糖高等症狀。而你的症狀,正乎合以上的病徵啊。」
Annie問:「若不去處理,會引起甚麼併發症?」
我答:「糖尿病的併發症如下:
患糖尿病的人如果沒有妥善治療或治療失當,容易引起諸多併發症,如視網膜剖離、眼底出血、視力模糊、白內障,心臟衰弱,血壓不平隱,高血脂症,中風半身不遂,手腳麻木或針刺感,小腿抽痛痙攣,腎病變、腰酸、小便困難、水腫、前列腺腫大、尿餘瀝不盡,性機能減退,皮膚病、瘡癰、傷口難癒合、陰部搔癢,牙齦腫脹出血,習慣性便秘和脂肪肝等。
其他併發症:
如果拖延日久,會容易造成眼底出血及周邊神經症狀,男性性機能減退,陽萎,女性月經異常、性冷感等症狀。嚴重糖尿病容易出現酮症酸中毒、昏迷、腎臟症候群、蛋白尿、尿毒症及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為症。」
Annie續問:「那麼我選擇拒絕打胰島素針又是正確嗎?」
我答:「現代醫學方面,目前尚未有根治糖尿病的藥物,只能吃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但一受控制,便要走上終身吃藥或注射的不歸路。服用糖藥和注射人工胰島素,只是掩飾糖尿病,並沒有真正的醫治,因此,患者在控制之下,身體只會越來越虛弱,而更有患者最終逃避不了『糖尿落腳』而要截肢,或是『糖尿上眼』,出現複視,甚至雙目失明的悲慘命運。」
Annie問:「我認識你數年,朋友圈中皆知你胃口很好,尤其晚上宵夜特別豐富。你不怕患上糖尿病嗎?」
我答:「不怕,我前陣子進行了例行身體檢查,報告還顯示我血糖低。」
Annie驚訝:「吓!血糖低?你經常大魚大肉又嗜甜品水果,見你身型未變大胖竟然還可以血糖低,究竟有法寶,快指點!」
我答:「你可嘗試針灸。
針灸:針刺脾俞、膈俞、足三里及三陰交等穴,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可健脾益腎,同時使胰島素水平升高,胰島素靶細胞受體功能增強,加強胰島素對糖元的合成代謝及氧化酵解和組織利用的功能,從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Annie立刻反應過來:「我知你經常自行扎針灸的,你就是這樣將攝入的糖全部排掉嗎?究竟你幾耐針一次?」
我點頭笑答:「隔日針灸一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亞洲最矚目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與您分析環球市場焦點、中國宏觀經濟、香港樓市前景。► 火速報名
- 上一篇:乳腺增生 無名火起,點改善?
- 下一篇:女性經常出現頭暈,並非貧血咁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