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3/09/2021

白內障換人工晶體可重拾視力,非愈貴愈好?醫生:不宜過「熟」才做手術!

  • 收藏文章

  白內障嚴重影響視力,可透過手術取出晶體,之後再放入人工晶體,重拾清晰視力,近年出現不同人工晶體選擇,專家指功能特性各異,非愈貴愈好,醫生會按患者視力及習慣,如閱讀頻率或是否需晚間駕車,安排合適晶體。

 

  專家提醒,白內障過「熟」或造成不可逆轉傷害,若影響日常生活已可考慮做手術。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表示,人工晶體各有利弊,並非「愈貴愈好」,而技術進步下,晶體備有不同額外功能,包括矯正近視遠視、矯正散光、減少老花及抗藍光等。相較激光矯視,他指人工晶體可矯正的近視遠視度數更大,最多可達2,000至3,000度。另一重要功能是矯正散光,可將度數放入晶體,一次過矯正。

 

 

可矯正視力 按日常習慣選擇

 

  至於老花,譚智勇指,現時較常選用多焦距及單焦距人工晶體,多焦距晶體同時將多距離影像投射在視網膜,感覺上老花會減弱,但看事物時對比度下降,晚間對強光或出現光暈,另會減少遠處事物清晰度。至於單焦距晶體,醫生多安排其中一邊晶體正常,另一邊留有100至150度近視,雙眼配合下不論遠近事物均可看清,日常大部分時間均毋須眼鏡,惟初期需時適應。

 

  譚智勇表示,醫生會按患者視力及習慣判斷合適晶體及度數,如有眼疾如黃斑病變等,或經常晚間駕車,便不建議用多焦距晶體,以免再影響視力或夜間看車燈現光暈。他指,以往有患者多在室內閱讀,故用單焦距晶體,兩邊均留少許近視;相反,有患者常到郊外攝影,寧願雙眼均調節至可看清遠處事物,閱讀時再用眼鏡調節,需按情況考慮。

 

病情礙生活 可考慮摘取手術

 

  譚智勇強調,現時白內障手術十分成熟,快速、安全而有效,若患者因憂慮或等「夠熟」才做手術,最終現併發症影響手術效果「好唔抵」,若病情開始影響生活,已可考慮進行手術。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名廚煮場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