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9/01/2018

【運動痛症不尋常】撲球觸發足踝舊患,平衡力練習幫到手

  • 收藏文章

  上集提到運動貼帶雖可暫時改善阿希前膝不穩定的問題,但要長遠改善膝關節的穩定及痛症,必須針對他在足踝的傷患。

 

  阿希的痛楚是由落地失衡而起的,雖然一般的跳躍失衡都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尤其是半月板或韌帶,這是合理的推論。而然,大部分的運動創傷多由不只一個關節的問題引起,治療時容易忽略,就如阿希的情況。

 

  「之前我找過跌打師傅處理,及看過醫生,他們都只是處理後膝的痛點。」阿希補充他的痛症。

 

  「不意外的,不少人都希望治其痛多於治病症,而且你的情況也屬少見。」我解釋。

 

 

  正常運動情況下,關節的活動幅度主宰著我們的運動表現,亦防止我們受傷。只要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測試,就是分別在足跟著地及足跟提起時蹲下,你會發現下蹲的角度會有不同。足跟提起時蹲下屈膝的動作會較為容易,因為足跟提起時,足踝關節沒有任何壓迫,令整個下肢的關節處於放鬆狀態,但是當足踝關節受限制,如剛剛提到的足跟著地,又或者是關節受傷引起的關節移位或黏連都會引起其他關節的問題。當然,在受傷或突發移動時會更加明顯,如阿希「救波」撲球的動作,容易觸發足踝關節的傷患。

 

  在替阿希作檢查時,當我扭動他的足踝,他都會感到痛楚。然而,在進行一小段足踝關節的治療後,膝關節的活動幅度便有所改善,痛楚亦減輕,由後膝位置痠軟的感覺,變為前膝外側的拉扯痛,這類拉扯痛楚都是因為肌肉或肌腱問題,屬容易處理。

 

 

  反而需要下功夫處理的,是足踝的問題。建議使用彈力帶訓練踝關節肢肌力,治療過勞或傷患,每次按個人能力,重覆10-12次;單腳站訓練平衡力,如站在軟膠盤或小枕之上,可以提升自我的本體感覺,令關節活動時容易調節,能保持站立5秒以上為佳。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訂閱有賞】25度生活YouTube頻道 暖暖冬日賞你etnet 30週年珍藏版2024年曆卡 + keroppi加大版毛毯!► 立即參加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