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2/03/2018

【人體也抽濕】袪濕更要固脾胃,一杯茶趕走春困

  • 收藏文章
Text: Jasmine Choi Photo: CWing Li

  過了廿四節氣中的雨水(2月19日),天氣變得多雨潮濕,容易使人有頭重、困倦、食慾不振,甚至嘔吐泄瀉。這都是「春困」的症狀,要趕走春困,著手袪濕之餘,更要養好脾胃!

 

 

固脾胃解春困

 

  南方人都知道春天要袪濕,不過註冊中醫陳麗幗就指,單單飲袪濕湯水還不足夠,長遠而言養好脾胃最為重要。事關脾胃虛弱者,其行氣化濕能力亦較弱,容易積濕,當濕氣重又不能排出體外,「濕邪」便會侵犯人體致病。

 

 

  她建議用黨參、白朮、雲苓煲45分鐘飲用。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而雲苓亦即茯苓,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效。每星期可飲一至兩次,有效健脾利濕。

 

日常飲食忌油膩

 

  在日常飲食方面,宜以清淡為主,春天可適量食用具溫散升陽作用的韭菜和蔥。同時要避免吃羊肉、蛇羮等過於溫補的食材;油膩重味的食物也會加重腸胃負荷,削弱脾胃功能。

 

 

  不少女士們都喜歡煲紅豆薏米水袪濕,紅豆具利水之用,薏仁健脾、利水除濕。不過陳醫師提醒,薏米微寒,脾胃虛弱,甚至虛寒體質者,適宜加入兩至三小片薑中和,每星期也不應讓喝多過2次。

 

白朮雲苓袪濕茶

 

 

材料:黨參10克、白朮10克、雲苓20克、水4杯

做法:將材料浸泡半小時,煲45分鐘即可。

 

紅豆薏米水

 

 

材料:紅豆1/4杯、薏米1/4杯、薑2片、水8杯

做法:紅豆浸過夜,薏米浸約2小時,加水煲1.5小時,可適量放片糖或冰糖調味。

 

註冊中醫師陳麗幗(受訪者提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全新YouTube頻道「健康好人生」,助你實現健康好人生!► 立即訂閱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名廚食譜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