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選委會改選,新制度下,臨時投票人登記冊,約有7900名選民,包括5300多名團體票選民及2500多名個人票選民,較修改選舉制度前逾25萬名選民下跌97%。多個由個人票改為團體票的界別選民數目餘下雙位數,新增的基層社團界別,選民包括婦女組織、太極會及剪紙協會。
*泛民票倉大減*
五大界別中的「專業界」選民人數跌幅最大,當中過往民主派主導的會計、法律、社福及教育等界別分組的選民均大跌。第二界別專業界佔比例最多,全部由團體票取代個人票。會計界選民由逾2﹒7萬人下跌至39人。
法律界的選民資格,由以往的執業律師,改為律師會、大律師公會、法學交流基金會等指定團體,選民由以往數以千計跌至30。醫學界及衞生服務界,以往有逾5﹒2萬名選民,主要是註冊醫生及護士,新制下只有醫管局、護士管理局及醫學會等有票投,選民人數跌至80人。
*霍啟剛、曾志偉等亦有登記*
選委會多個新增界別,佔60席的基層社團,選民要是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或九龍、新界社團聯會的成員。有建制派區議員及落選者循「基層社團」的「地區之友」團體登記為選民。一些婦女組織例如「現代媽咪組」亦成為選民,負責人相信他們可以發揮作用。另外,亦有一個名為「中國藝術剪紙協會」組織登記。
選委會的第四及第五界別都是個人票界別,包括港九新界的分區委員會以及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代表,登記選民逾2000人。全國青聯副主席霍啟剛、導演高志森、曾志偉,以及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之子梁宏正等,均循第五界別登記。
*蔡子強:認受性或成疑*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新選舉制度是重視北京對選舉結果的可掌握性,地區相關界別成為建制派天下,並不令人意外,雖然登記的選民大減,但預料中央會督促選民投票,推高選委會選舉,但選民基礎較以往大減,且團體選民與政府關係密切,令人質疑選舉的認受性。
任何人均可就選民資格,可於周四前提出申索或反對,正式選民登記冊將於下月5日發表,9月19日將選出新一屆選委會。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